CNML格式】 【 】 【打 印】 
北京交響樂團:炒罵人外籍團員非狹隘民族主義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5-27 17:29:34  


  中評社北京5月27日電/中國青年報報道,幾天前,北京交響樂團聘用的外籍團員、首席大提琴師,俄羅斯人奧列格.維捷爾尼科夫,因在列車上的不雅行為而被所在單位除名。此事引起各種議論,有媒體甚至以“狹隘的民族主義在中國仍然大行其道”為題對此進行報道。

  “老外在中國用中國話罵中國人”的視頻首先出現在網絡上。在沈陽開往北京的D8次動車上,一名外籍男子將赤裸的雙腳翹在座椅靠背上,坐在前排的中國婦女表示不滿,要求他放下,反而遭到外國男子語言調戲。氣憤之下,中國婦女開始用雜誌抽打該外國男子的腳,該外國男子隨後開始說臟話。這段視頻引起很多人的關注,一些網友對此進行譴責。

  事情發生後,北京交響樂團迅速聯繫奧列格,奧列格隨即公開發表道歉聲明,該團也迅速召開新聞發布會,表明要嚴肅樂團管理,並已經讓當事人奧列格停止工作。

  奧列格被除名後,北京交響樂團團長譚利華對於某些媒體的說法表示驚訝和不解。他說,網上的輿論一會兒朝東一會兒朝西,事情發生後,強烈要求處理奧列格,但奧列格被除名後,團裡的做法不但沒有平息輿論,還被一些人說成“狹隘的民族主義”。

  “一個成熟而開放的國家,應該對所有人一視同仁,不管他來自哪個國家,職務多高。”談到對奧列格的除名處分時,譚利華覺得並不過分。他告訴中國青年報記者,北京交響樂團規定,對樂團聲譽造成重大影響的人將予以除名處分。因此,北京交響樂團將奧列格除名顯然不是所謂的“狹隘的民族主義”,而是根據正常的規章制度。此外,事情發生後,奧列格自己也感到壓力很大,主動向團裡提出辭職。

  譚利華告訴記者,該團曾經將團內的一名國內演員予以除名,原因是在一次演出的過程中,該團員帶著手機上台,現場還拿出來看了一眼,這一眼恰巧出現在直播的畫面中,使演出受到嚴重影響。“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將這名團員當場除名,因為樂團從創建初期到現在始終秉承嚴格管理和強化管理的風格,對於團員的作風要求很高。”

  記者注意到,這些年,外國人頻繁出現在國內各種媒體上,很多都是以正面形象和道德楷模的面目出現。比如,幾年前,在湖北黃石的美國法學博士路乞,每到一處都撿起街頭的垃圾,放入附近的垃圾箱或者幹脆把垃圾裝進自己的口袋。遇上隨意扔垃圾的人,路乞會用嚴厲的目光盯著對方。他希望用這樣的行動感染身邊的人,喚起人們的文明和環保意識。前兩年還有一篇報道說,挪威駐華大使不但每周去北京八達嶺長城撿垃圾,還做出勇救游人的壯舉。

  有關部門統計顯示,從2000年開始,在中國出入境的外國人數量,每年以10%的速度增長,到如今持續十多年,外國人在中國的總人次已接近6000萬。在這6000萬的外國人當中,不見得每一個人都是道德楷模。北京交響樂團的團員本質上也是個普通的外國人,既然他在中國做出了不文明的舉動,那麼,他就要為自己的不文明行為負責。

  “一些中國人到國外旅遊也有不文明的舉動,比如大聲喧嘩,不排隊,隨地吐痰等,國外媒體儘管有所批評,但我並不認為這是反華。”譚利華說,“同樣,我們處理了一個有不雅行為的外國人,也不表明運動來了,要集中清理外國人,進行盲目排外,這根本就是兩件事。輿論不應該亂炒,某些媒體更不應該不負責任地進行評判,而應該尊重事實,理性看待。”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