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商務部:未發現外資大規模撤華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5-28 12:03:51  


商務部表示未發現外資大規模撤華
  中評社北京5月28日電/有外國媒體近日報道稱,美國製造業正在加速“回歸本土”,日本廠商也出現了“擺脫中國”的動向。一些機構借此研判,認為在華外資已產生“製造業回流”現象。專家認為,這一說法以偏概全,過於誇張。其實,中國早已關注到一些國家推出旨在發展製造業的戰略政策。據商務部監測顯示,目前還未發現已經在華設立的外商投資企業大規模撤出的情況。 

  外資有進有出很正常 

  據人民日報海外版報道,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部副主任白明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外資或外企有進有出是很正常的事。國際資本不是一潭死水,是流動的。利益是根本。部分外資改變投資地,並不代表中國競爭力弱了。” 

  他說,美日等國長期發展在海外投資,獲利巨大,但同時造成其國內虛擬經濟過度發展、產業“空心化”嚴重、民眾就業困難等諸多問題。在國際金融危機的陰影還未消失的環境下,美國服務業雖然發達,但遠不如製造業繁榮經濟和穩定社會的作用大。所以,美國近來在政策上大力支持“產業回歸”,倡導“製造業振興”,推出“選擇美國”等計劃。當然,部分外資改變投資地還有其他原因,如在華企業用工、物流、原材料、融資成本持續上升,能源、土地和生態環境的約束日益明顯等。 

  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研究員張利寧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儘管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但是仍處在產業鏈和價值鏈的低端。只要這個基本格局不變,全球產業佈局中短期不會有大的改觀。因為資本的運動根本上服從利潤最大化原則。所以說,日美企業轉移,根本上是緣於經濟因素。從中國的情況看,二三十年來推動資本流入中國的三大動力,即勞動力成本差距、巨大的市場規模和高投資回報率,這些若無實質性改變,資本流入仍將是主流。日美存在著製造業復甦的內在要求,由於技術進步,一些可以轉移回本土實行自動化生產的產業或工藝鏈的部分高端環節,將會離開中國,以降低成本或改善成本結構,這是遵循資本運動規律的,實屬正常。”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