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唐山大地震36年后餘震 專家釋疑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5-29 09:05:13  


 
  唐山地震餘震次數 

  據中國地震台網中心 

  地震震級上世紀90年代2000年至今 

  1-1.9級平均418次平均325次 

  2-2.9級平均102次平均56次 

  3-3.9級平均10.1次平均6次 

  4-4.9級平均1.4次平均0.97次 

  釋疑 

  1 唐山餘震為何會持續36年? 

  專家稱,餘震有衰減期,隨時間發展頻次會越來越低 

  中國地震台網中心地震預報部副主任蔣海昆解釋說,大地震發生後,能量會積累起來,並出現餘震,這和板塊的“應變力”有關。所謂“應變力”,可以理解成板塊移動的速度。我國西南地區屬於印度洋板塊,每年移動幾厘米,應變力很快,使得能量釋放也快,餘震可能在相對較短的時間內結束,如數十年。相比之下,東部地區的移動速度只有幾毫米,應變力很慢,使得能量釋放也慢,餘震時間可能持續上百年。

  此外,餘震持續時間也和大地震震級有關。蔣海昆說,汶川地震和唐山大地震震級相差一級,能量相差30多倍,“7級地震就相當於33個6級地震”。目前來看,汶川地震的餘震較多。

  蔣海昆解釋,餘震有個衰減期,以唐山為例,隨著時間發展,餘震發生的頻次也會越來越低。

  2 近期首都圈小震是否增多? 

  專家稱,目前首都圈地區地震處於正常活動水平 

  近期北京發生不少小地震,是否小震更活躍了?是否是大地震的前兆? 

  蔣海昆表示,華北地區累積大地震很慢,雖然上世紀70年代發生過幾次7級地震,但要平均千年才在原地復發一次7級地震。而4級地震的週期是兩年左右,唐山2010年就發生過4級地震。

  他表示,前段時間北京朝陽區和石景山區發生了小地震,引發關注。但事實上,全球每天發生500萬次小震,屬於正常情況,只不過因為發生在大都市而較為敏感。據地震台網統計,首都圈地區的小震活躍度並沒有特別明顯的增加,甚至天津等地有下降的趨勢。

  他表示,從目前掌握的資料看,首都圈地區地震處於正常的活動水平。

  3 城市房屋能抵禦幾級地震? 

  專家稱,北京上世紀80年代後建的房子,均按抗8度地震設防 

  蔣海昆解釋,地震用級別來判斷,但地震帶來的破壞力是用烈度來判斷。一個地震只有一個級別,但不同地區有不同的烈度。震中區的烈度最大。

  他表示,唐山4.8級地震的烈度在6-7度之間,北京地區的烈度在3-4度左右。他舉例說,3度烈度時,室內少數人靜止中有感,室外少數人有感,而如果有人感到椅子搖動了,或者懸掛物擺動等,則是4度左右的烈度。

  蔣海昆表示,地震烈度在6-7度左右時,基本上不會給城市帶來破壞,農村的老舊民房牆壁等可能會出現裂縫,南方的水田裡會出現噴發冒水等現象。“北京上世紀80年代以後建的房子,按照抗8度地震設防要求建的,如果出現6級地震,8度烈度,都沒有問題。”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