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實,時代變了
可選擇重新回到那個記憶深刻的世界,卻未必能找回記憶中的感覺。
5月28日上午,記者來到鄭州市農業路國際企業中心11樓,一間光線頗暗的屋子裡,一盞燈都沒開,只能模糊看見到處堆滿了與毛主席有關的各種物品——可這裡不是“毛主席紀念館”,而是李丙需目前工作和生活的地方——“紅色教育展覽館”。
李丙需穿著一條軍褲,正蹲在地上整理毛主席影像資料,他對記者的到來十分吃驚——與見諸報端的報道不同,李丙需的“紅色展覽館”裡並無其他訪客。
李丙需說,無論是展覽館還是自己的報告團體,還有贈書活動,在一些地方都備受冷落。
為了自己寫的《中南海警衛》一書,李丙需跑遍了全國大大小小的出版社,“鞋都磨破了,也找不到一家願意為我出書的。我求爺爺告奶奶,說盡了好話。”
在尋找出版社的過程中,李丙需意識到,自己寫的東西政治性太強,經濟價值太小。
確實,時代變了,出版社不願意承擔風險。最後,李丙需通過找關係送禮,書才在河南汝州的一家出版社出版。
記者翻開2000年出版的《中南海警衛》,粗糙的印本上並沒有標明印刷冊數,出版社已將成本降至最低。2011年2月,現代出版社再次印刷此書,印數1000冊。
《中南海警衛》出版後,李丙需無論走到哪裡都帶著。他一絲不苟地在封皮上蓋上毛主席頭像、“中南海警衛”和“毛澤東衛士李丙需著”的印章,並題詞簽字。他太想找到共鳴了。
回歸毛主席時代後,李丙需的生活變得異常節儉。他很坦然地說,“我沒錢。”5元一份的雞蛋撈面、1元兩個的蒸包和一碗免費的青菜雞蛋湯,這是老李的午飯,幾乎天天如此。
李丙需說,自己組織各種活動的經費,主要來源於家中的積蓄、售賣書法作品以及好心人的贊助。從1998年開始,李丙需時而見諸報端。李丙需說,也有企業邀請他去工作,但他拒絕了,因為“我做愛國主義宣傳,不是為了名利,只是牢記毛主席的教導,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說到這裡時,李丙需嘴角露出了笑意。
在很久以來的宣傳活動中,能理解李丙需的,大多是些老年人,或者與他擁有相似回憶的老兵。
大多數年輕人不理解李丙需。
“但我永遠都不會動搖。”李丙需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