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時代周刊:美國人看中國存在盲點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5-31 10:46:20  


  中評社北京5月31日電/新華網編譯美國《時代》周刊網站5月29日文章,題:我們看中國時的真正盲點

  兩年前,中國啟動雄心勃勃的計劃,吸引生在中國、目前在海外,特別是在美國的科學家、工程師和企業家回國。據《紐約時報》報道,這一人才發展計劃許諾提供免費住房,實行稅收減免,並給予高達15.8萬美元的簽約獎勵。這強化了美國人心理上的危機感:他們先是拿走了我們的工作,接下來掙走了我們的錢,現在要搶我們的人才。

  但詹姆斯.法洛斯卻在他的新書《中國航空》中講述了一個有所不同、在某種程度上更令人難以忍受的中國。長期作為《大西洋月刊》的記者,法洛斯曾在北京和上海生活,他講述了中國從零開始發展起一個世界一流的商業航空部門的故事。手工組裝iPhone只需要大量非熟練工人,生產在天上飛的客機卻需要一個真正稱得上屬於第一世界的成熟經濟。確實,中國航空業的飛速發展是中國史詩般崛起的一個縮影。中國目前正在修建100多座新機場,而美國只有一兩座。中國在西安興建了一個巨大的航空中心,那裡有25萬名工程師。

  但中國也有問題。那些工程師接受的培訓更多的是遵循已有的模式,不能靈活應對突發情況。國家對互聯網的控制窒息了創新。空域管制制約了航空企業的發展。自閉型的國有資本主義文化使得外國資本面臨很大風險。

  美國人往往看不到這些問題,因為相比基礎設施而言,文化這樣的軟件更難為人所見。同樣的道理,美國人也常常看不見自己的長處。西雅圖仍然是全球的航空中心。在這裡,美國的資產並非一眼就能看到:諸如研究型的大學、風險資本生態系統、波音公司和微軟公司、不同種族和階層的移民、相對開放的政府等等。

  法洛斯更早時候寫的一本書《更像我們自己》似乎與我們這個時代更貼切。上世紀80年代末,日本迅速崛起,很多人預測美國即將衰落。他寫道,我們不需要努力變得更像日本人,而是應該更像我們自己。

  我們知道那個故事是如何結束的:美國重新崛起,而日本,由於其自身的弱點,陷入了“失落的十年”。今天的故事將會是什麼樣的結果仍不得而知。但有一點非常確定,即美國人不應該對有關中國的報道比對有關美國大學經費不足、財富過於集中、移民政策短視的報道更為驚慌。因為,這一切,而不是中國的“十二五”規劃和15.8萬美元的簽約獎勵,才是對美國繁榮的真正威脅。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