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馬:我要做“憲法”的捍衛者與守護者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5-31 12:43:22  


馬英九表示,兩岸關係定位為“一個‘中華民國’,兩個地區”,雙方在互不承認主權、互不否認治權的基礎上推動兩岸交流,這與“九二共識、一中各表”是互為表裡的理論。(中評社 資料照)
  中評社台北5月31日電(記者 倪鴻祥)馬英九今天上午會見亞洲法治研討會與會學者時表示,他將兩岸關係定位為“一個‘中華民國’,兩個地區”,雙方在互不承認主 權、互不否認治權的基礎上推動兩岸交流,這也是和“九二共識、一中各表”互為表裡的理論。

  亞洲法治研討會是台灣大學法律系與美國曼斯斐基金會(The Mansfield Foundation)共同合作舉辦,主要討論亞洲國家之國內法治發展情形,與會人士包含來自美、日、韓、菲律賓、香港等地學者及法界人士。

  馬英九表示,不論是推動兩岸關係或國際關係,最後的根源還是“憲法”。他並表示,在“中華民國”的官員中,只有他和“副總統”在宣誓就職時強調要遵守“憲法”,這也代表他與“副總統”的任務和其他公務員不同,就是要做“憲法”的捍衛者與守護者。

  他表示,依據“憲法”,將兩岸關係定位為“一個‘中華民國’,兩個地區”,雙方在一個互不承認主權、互不否認治權的基礎上推動兩岸交流;這也是過去20年來,與大陸達成的“九二共識、一中各表”互為表裡的理論。

  他說,這個理論在“憲法”上有充分依據,4年來的實踐也證明其可行性,台灣的對外空間也大幅增加,包括台灣獲得免簽證或落地簽證的國家與地區,從54個上升到127個。台灣今年1月完成第5次“總統”直選,證明民主制度在中華民族的土壤上一樣可以發展,不會受到排斥;希望這樣的發展能促進兩岸在民主法治方面的對話。

  馬英九曾於5月24日赴台大法律系出席國際比較法學會年會時,也曾說明他的兩岸政策與兩岸關係發展情形,當時他還指出,互不承認主權、互不否認治權的概念來自於德國經驗的啟發。也就是東德與西德的關係主要係依據1972年的基礎條約,雙方以統治高權(hoheitsgewalt)一詞取代了主權(souveranitaet),並區隔了主權(sovereignty)與治權(governing authority)等概念。


    相關專題: 兩岸新局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