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專譯:緬甸改革提速 東南亞或重新洗牌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6-02 15:10:27  


文章認為,昂山素季的泰國之行是緬甸改革史上的又一大重要里程碑。
  中評社香港6月2日電(記者 梁棟編譯報道)本周,昂山素季的泰國之行創下了緬甸和平革命的又一個重要里程碑。自從1988年昂山素季離開英國返回緬甸後,這是她第一次有自信地離開自己的祖國,而不用擔心無法返回。 

  最新一期的《經濟學人》刊文稱,緬甸步伐越來越快的改革進展不僅將改變自己的命運,也將從多方面對南亞、東南亞各國產生影響。文章認為,緬甸的變化在東南亞各國看來既是發展的“黃金機會”,也將從多方面改變各自的經濟政治發展,整個東南亞或許也將因此重新洗牌。 

  5月29日上午,就在昂山素季出發前往泰國前,正在緬甸進行國事訪問的印度總理辛格同昂山進行了會面。雖然辛格的緬甸之行要比一些歐洲,甚至是亞洲國家的領導人來得晚,但這是25年來印度總理首次訪問緬甸,意義非凡。並且,印度與緬甸聯繫緊密,兩國之間有長達1600公里的邊境線。而印度總理的緬甸之行也預示著對緬甸的外交和經濟孤立將很快走向盡頭。 

  緬甸進一步的內部經濟改革令人們對緬甸各方面恢復正常充滿了期待。同時,緬甸的改革進程也將對東南亞地區的其它國家產生重要的影響。畢竟,擁有5500萬人口的緬甸,在東盟十國中是人口數量排名第五的成員國。雖然緬甸現在貧窮落後,但在上世紀30年代,緬甸卻曾是世界上最大的大米出口國。 

  21世紀初的20年內,緬甸將成為低成本製造業,特別是紡織業的最主要的市場。緬甸曾經是世界服裝製造業的重要基地之一,但由於它的產品大多出口到美國和歐洲,所以,經濟制裁對其貿易的影響可謂是滅頂之災。雖然有的企業在亞洲找到了新的市場,但據估,歐美對緬甸的經濟制裁在過去的十年內令緬甸紡織產業流失了約8萬個工作機會。現在,相對的低廉人工和其它成本可能將重新吸引投資回到緬甸。緬甸政府不斷地強調,緬甸是一個製造銷往中國和印度的產品的最理想的加工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專題: 中評社編譯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