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京報:中日貨幣直接交易,對誰更有利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6-03 00:07:38  


  中評社北京6月3日電/6月開始,中日貨幣結算不再需要繞道美元。這將帶來規模增長的經濟效應,對正在推進的中日韓自由貿易協定也具有積極意義。東亞國家合作的弱項,除了歐元區已表現出來的經濟基本面參差不齊的缺陷外,東亞金融市場的成熟度不夠也值得重視。

  中日貨幣的直接交易,有利於雙方而不是單方的貨幣在國際貿易和投資中的推廣,而最後選擇哪種貨幣來交易取決於市場的意志,也更多依賴於左右這種意志的兩國經濟基本面的好壞情況,以及金融市場的發育成熟度和風險的形成強度。

  當然,這對中國外匯儲備也有一定的分散化效應。不過對中國政府而言,更主要的還是推進東亞金融合作和人民幣走出去的戰略。

  環球時報文章建設,中國政府不應盲目增加外匯儲備中日元的比例,應該考慮到日本發生政府債務危機的風險。日本政府財政赤字的控制能力是否提高、日本經濟是否進入穩定的復甦階段、日本金融市場投資者的判斷,都是我們應考慮的因素。

  至於人民幣兌日元的匯率走勢,短期內會由兩股相反的力量來決定:一是基於中日貿易順差所帶來人民幣升值的壓力,直接交易會增加人民幣的需求,提高日本產品在華的價格競爭力。二是作為貿易順差大戶的日元近來被市場選擇當作避險貨幣,一旦希臘問題惡化,歐洲局勢不穩,日元就會大幅升值。如果這兩個效應叠加,一定是後者更強勢,日元會呈短期升值態勢。相反,人民幣反而可能被“現金為王”的投資策略所打壓。另外,長期看,日本寬鬆的貨幣政策和巨大的財政赤字會促使日元出現長期疲軟的走勢。而人民幣長期的走勢,卻可能因為結構性貿易順差的持續存在和經濟增長的相對高位等基本面因素所推高。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