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環球時報:釣魚島,與日本鬥不能被氣著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6-11 10:48:07  


  中評社北京6月11日電/日本6名國會議員昨天參與釣魚島海域的“海上垂釣大會”,故意刺激中國輿論。他們釣的不是魚,而是中國公眾有怒氣卻無處撒的窘境,以及它帶給日本右翼的快感。

  環球時報今天社評說,釣魚島是中日主權爭議地區,但對中方不利的是,它處於日本的實際控制下,這給日方做各種操作“氣中國”帶來了方便。客觀說,如果中日僅僅拿釣魚島“鬥氣”,日方是有些優勢的。

  日本社會近年來對同中國“鬥氣”很熱衷,最大的原因是日本國運走衰,跟中國別的鬥不過,最容易鬥的就是“氣”。此外由於中國越來越樹大招風,與中國“鬥氣”比過去更容易吸引眼球,因此搭“氣中國”台的人逐漸增多。

  隨著中國實力變強,實質性的反制工具顯然在增多。這使得日本政府層面同中國“鬥氣”逐漸投鼠忌器。比如近幾任日本在任首相都不再敢公開參拜靖國神社,這是中國實力的勝利。

  但日本議員層面的反華挑釁行為中國尚沒有力量進行抑制。除非中國擁有能夠絕對影響日本社會的軟實力,否則不管日本政府怎樣“守規矩”,一些右翼議員的反華行為還會照樣出格和猖獗。日本一些人對中國的反感和“不服氣”總體看會保持一定的表現量。

  壓住日本右翼在現階段不可能,但中國社會也有對日本大量的“氣”需要釋放,中國過去在“氣日本”上比較克制,今後應適當開放,官民都可以做,從而保持中國社會對日情緒的平衡。

  比如,釣魚島雖由日本控制,但中國除了派執法船過去宣示主權外,還可以搞出很多名義上的安排,跟日本鬥法理,鬥民眾支持。比如《環球時報》曾提出成立釣魚島獨立警備機構,任命相關官員等。中國民間還可以搞“釣魚島日”,在一些城市命名“釣魚島路”,這種動作可以要多少有多少。

  對昨天參與“海上釣魚大會”的6名國會議員,以及其他積極反華的日本政客,中國還可對他們個人進行制裁,比如不允許他們進入中國。

  在與日本做一招一式鬥爭的同時,中國人必須同時保持大的理性和清醒。比如我們需要知道我們的國家並非無所不能,遠做不到事事讓對手屈服,否則我們就有可能越鬥越氣,總覺著自己“輸了”。

  其實日本近年來在中國面前的挫折感很多,日本右翼因中國總體上還較落後而有傲慢的一面,但同時又對中國的快速發展和欣欣向榮生出各種“羨慕嫉妒恨”。現在應是日本右翼焦慮不安的時候,而不應是中國人。

  釣魚島離中國大陸很近,不像南沙離得遠,中國在釣魚島跟日本鬥什麼都有用不盡的資源和手段。這幾年中國在釣魚島附近的海上宣示主權行為在增加,我們應當派更多的漁船和執法船去,不怕與日本摩擦。其他手段也應跟上。但很重要的一條是,我們不必因為這些摩擦把自己氣著。

  一些日本人總覺著他們國家民主,彈性大,兩國政府鬥,中國強;兩國社會鬥,中國鬥不起。今後中國人要用行動改變他們的印象。中國有胸懷與日本開展各種合作,同時也有的是資源和耐心與那部分敵視我們的日本人“玩”,而且有一點日本人大概都很清楚:時間在中國一邊。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