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貴州官員談黑惡勢力:某種意義系政府養大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6-21 09:34:24  


 
  嚴軍說,民情日記實行一戶一記,主要是記錄幹部到群眾家中了解情況,給群眾宣傳政策、提供市場信息、指導農民生產和調解民事糾紛、處置突發事件、商議建設村級活動場所等,同時記錄和分析群眾遇到的問題,解決具體困難。

  為了避免“民情日記”流於形式,玉山鎮專門出台了相關措施,制定“四項工作制度”,並於每周五下午對“民情日記”所反映的問題進行督查通報。對所了解的民情,沒有及時協調解決又不及時向相關領導匯報,造成信訪或上訪等事件的,首先追究該“民情日記”記錄人的責任。“民情日記”實行日走訪、月檢查、季小結制度。每個月定期交走訪記錄,由辦公室負責匯總,並整理出“民情日記”總賬。

  孫造說,過去的經歷讓玉山鎮永遠警醒,現在所有的努力都是“讓政府和老百姓坐在一條凳子上,否則,我們就可能走到邪道上去”。另外,決策要體現老百姓的意志,讓他們能說上話。“你看,玉山村通燃氣的事就是大家決定的,成不成,各自擺意見,少數服從多數!”這就是著名的一事一議制度。

  鏟除滋生黑幫的土壤

  現在,擺在玉山鎮政府面前的任務是富民。“以發展求穩定。這是硬道理。老百姓生活康樂了,黑社會就沒有扎根的土壤。”嚴軍說,過去一些鎮領導總琢磨如何肥己,而不是如何富民,自然屁股就坐錯了位置。

  玉山鎮這麼多礦產,老百姓以前得不到任何好處,甚至還會遭殃。好處都被誰拿走了?礦老板、黑社會,還有貪官。在高峰期,玉山鎮有34個礦井在日夜開採,卻只有4個采礦許可證。很多時候,各種來路的礦老板只要給鎮政府五六萬元就可以“拿下”一個礦井。“我們要改變這種狀況。”嚴軍說。

  據嚴軍介紹,玉山鎮正在試行“和諧礦區建設基金”的做法,按照“誰開發、誰保護,誰引發、誰治理,誰破壞、誰恢復,誰受益、誰補償”的原則,明確礦山開採業主的責任,保證治理資金和治理措施落到實處。“具體地說,每噸礦提出10元用於老百姓的修路、通水、環保、教育等民生項目。”

  最近,在全縣工作承諾大會現場,孫造代表玉山鎮委、鎮政府承諾,2012年幹好10件事,其中包括:“實施150戶700人的易地扶貧搬遷項目,以項目拉動1.5公里的烏江大道建設步伐,推進春輝行動計劃,打造農民工返鄉創業一條街”“推進農業產業化。辣椒、蔬菜種植達6000畝以上;生豬出欄40000頭以上,網箱養魚達1500箱以上;烤煙完成2170畝以上;茶園面積達到15000畝以上,建茶葉加工廠一個”“化解矛盾糾紛,健全維穩機制,確保年內無重大群體性上訪和重大安全事故發生,群眾安全感達95%以上,幹部滿意度達85%以上”。

  根據鎮黨委和政府的設想,玉山以後出名的應該是萬畝茶園、鋁礬土加工基地、物流集散地,絕不再是黑社會。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