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美國的沒落與中國拉美戰略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6-23 00:25:59  


 
  移民與反毒品政策

  文章指出,儘管有以上種種事實,但總有細微的跡象表明,美國在拉美地區無可爭議的領導地位似乎正在走向終結。這一懷疑主要基於以下三個因素:

  第一,新的領導力量的出現,撼動了美國的領導地位。隨著拉美地區民主政治的鞏固,一些國家中深刻反美的勢力開始掌權。比如1998年登台的委內瑞拉總統查韋斯,還有玻利維亞總統莫拉萊斯、厄瓜多爾總統科雷亞。另外,還有反美程度不及前述幾位,但也有此傾向的尼加拉瓜總統奧爾特加和阿根廷總統克裡斯蒂娜.費爾南德斯。

  其次,中國作為地區合作夥伴的重要性日漸提升。中國已不可阻擋地成為拉美地區越來越重要的外交和商貿夥伴。而這一趨勢長此以往將對美國的領導地位和本地區的外交政策產生重大影響。

  文章表示,當然,這還是應該冷靜地衡量事態。財富雜誌全球500強中的大多數美國企業均已在拉美有投資。而與此對應的,中國對外的直接投資或是微不足道,或是主要集中在原材料開採領域。美國企業無論是在雇傭人數還是在經濟體量上都依然在拉美地區內占據舉足輕重的地位。在拉美地區主要出口商品原油方面,對美出口在2007年占據著77%份額,歐洲占據11%,而中國僅占5%。

  但同樣不能否認的是,一些南美國家近年來的經濟發展主要依賴於中國對原材料不斷增長的需求,而這也使得這些產業領域中對這位亞洲合作夥伴的好感日增。不過,通往天堂之門未必已在眼前:巴西,中國在地區內的最大貿易夥伴,其對華出口的75%被五種原材料占據;阿根廷,最主要的輸華商品是大豆;秘魯和智利,對亞洲的出口集中在銅礦。問題是,這位貿易恩主的長期需求是否能夠持續,或者說,在多長的時間內可以持續。

  在地區政治方面,中國於2004年被接納為美洲國家組織觀察員。中國同時還是拉美和加勒比經濟委員會、安第斯共同體、美洲開發銀行和拉美議會的觀察員。而中國執政黨也與地區內各政黨保持著廣泛的交往。此外,自1998年起,中國已成為加勒比開發銀行的成員,占有該行5.77%的股份。所有這一切,對比中國之前在地區內幾無存在的情況,可以看出中國的影響增長可謂相當可觀,儘管中國要想成為拉美一個普遍利益夥伴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再次,解決地區和國際問題方面立場的分歧。無論是對伊拉克的戰爭,還是對阿富汗的干預,在拉美地區都是不得人心的,這一點人盡皆知。最近數十年來的歷任美國總統都沒有像小布什這樣不受認可。

  但是,真正使美國和拉美國家的裂痕加深的卻是另兩個問題:其一是移民問題,其二是反毒品政策問題。在這兩個問題上,美國與拉美國家立場殊異,而如果這一狀況未得改觀的話,美國就要冒未來數十年間在拉美地區領導力進一步式微的風險。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