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邵宗海:大陸陸對台政策以靜待變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6-25 14:26:03  


 
  重點推動民間交流 

  有二個跡象可以看出北京對兩岸是否要走入協商的“深水區”,有逐漸腳步放緩的現象,這主要是在對比從去年到今年馬英九520就職演說以來,北京曾經一直密集在喊話,要求盡速建立兩岸政治互信,來破解邁向和平發展中所出現的“難題”。

  第一個跡象是今年六月在福建展開“海峽論壇”的賈慶林談話,雖然他有提到“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由開創期進入了鞏固深化的新階段。我們將繼續貫徹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各項方針政策,以持續推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為主題”。不過,整個談話重點是放在賈所強調的“新形勢下擴大和深化兩岸民間交流”。

  從賈慶林談話的四點意見里可以看出今後大力推動兩岸民間交流,是重點,也是政策。這四點意見是:進一步保持兩岸民間交流蓬勃發展的良好勢頭;進一步發揮兩岸民間交流彙聚民意的積極作用;進一步通過兩岸民間交流增進廣大民眾的福祉;進一步提高兩岸民間交流的品質和水準, 

  戰術運用略有改變 

  第二個跡象是國台辦的新聞發布會,非常謹慎在回答一些敏感的問題,但對於文化、教育與經濟的問題,則是持從容且開放的態度。譬如以6月13日記者會為例,談到文化要否設點,則說“我們一直積極推動兩岸互設民間文化辦事機構”。關於兩岸的文化協議,更強調說“文化協議可以是整體的,也可以分步驟進行,大家可以溝通協商。”當話題轉到陸生,則說“我們認為,台灣方面應該為大陸學生赴台就讀提供公平的、合理的環境和條件”。至於經貿方面,國台辦更認為:“服務貿易商談也是ECFA後續協商的主要議題之一,目前有關方面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溝通協商,希望在年底前能夠完成”。只要不談政治話題,均可全面侃侃而談。

  是不是北京在兩岸之間的推動,真的採“先易後難”、“先經後政”?至少形式上是對的。況且時間及有利條件都在北京這一邊,他可以有條件的緩一緩,譬如說,韓國及歐債風波都影響到台灣的經濟出路,北京在ECFA後續談判有“讓利”台北空間,當可換取台北“回饋”的籌碼。又譬如說,惠台八項措施爭取到台灣民心,深化文化交流羸得了民族認同,都在現階段兩岸關係發展聲中,讓北京在鞏固及深化立場上,取得了主導地位。

  所以,對台政策不急於“畢其功於一役”,而“以靜待變”,觀察台海與台灣內部情勢一段時間,則是北京現階段的戰術運用。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