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央社:神九蛟龍 大陸上天下海能力躍增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6-29 17:31:05  


 
  “全球防衛”主任編輯施孝瑋對中央社記者指出,神九的成功代表大陸載人航天科技向前邁進一步,為下階段太空計劃做好準備,反映大陸太空科技的可靠程度較前提升。

  大陸網友則認為,大陸在太空科技方面的進展,將使美國今後更需與中國相互尊重、共存共榮,有助於大陸戰略地位提升。

  至於蛟龍號深海載人潛水,施孝瑋表示,它主要用於科技探測,說明大陸深海探測技術日趨成熟,但與軍事用途並不相同。

  施孝瑋說,軍用潛艇與科研潛水器有明顯差異。例如軍用潛艇要在海中巡弋,而科研潛水器則基本不進行大範圍運動;軍用潛艇的通訊要靠極低頻無線電,但科研潛水器則用與母船相連的電纜。

  但另有外國媒體認為,蛟龍號深潛反映大陸具足夠能力繪製海底地圖,這對潛艇活動有重要作用。深海潛水器還可能用於維修探油設備、勘探深海礦藏等方面。

  一位大陸網友認為,“現在中國雖然在試驗階段,但是它有向海洋進軍、遠海進軍、深海進軍的實力。這就標誌著一個動向吧,是國家的戰略。” 

  此外,尤值一提的是,神九和蛟龍的表現,反映大陸在人才養成和精神教育方面的成效。

  例如蛟龍號的總設計師徐芑南,今年75歲,20世紀50年代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船舶系,當年是主動請纓到青島潛艇基地當艦艇兵的。

  徐芑南的太太說,他不管病有多重,人有多累,只要一提到潛水器,“精神頭兒就會立刻旺盛起來”,要是離開了潛水器,“他就像丟了魂兒一樣”。

  大陸第1位女太空人劉洋,今年才34歲,而且是獨生女,卻一點也不嬌氣。她在航校受訓時曾咬牙跑1萬公尺,入伍後幾乎3年才能回一次家。儘管她母親被媒體追問女兒安全問題時一度淚如雨下,但一句“我姑娘是國家的人”令人動容。

  據報道,大陸共有100多個科研單位和企業1000多人參與蛟龍號設計、研製及海試。至於航天科技,大陸自20世紀50年代至今,更不知有多少頂尖人才,傾畢生之力犧牲奉獻。

  人才的培育和運用,具有在硬體之外、無形卻非常關鍵的戰略意義。

  顯然無論上天或下海,從神九、天宮、蛟龍的表現,都可以讓人看見大陸對發展高科技的積極動向,其中既有可資借鑒之處,也讓人警惕。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