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胡文琦 台北三重 自由業
郝龍斌市長,給您按一個讚啦!
媒體報道,大陸中國社會科學院日昨發布“全球城市競爭力報告”,台北以第32名順位領先位居第36的上海和第55的北京;而同為華人城市的新加坡及香港以及亞洲的東京及首爾,則都進入了前10名。據了解,該份報告係由該院城市與競爭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鵬飛和美國巴克內爾大學國際經濟學教授彼得克拉索率國際城市研究團隊完成。
倪員表示,亞洲的大都市新加坡、香港和首爾進入前10,可見原四大“世界城市”雖然仍位居前4名,但與排在後面的城市差距正在縮小優勢也正在消失,“有被趕超的趨勢”。倪員還指出,內部環境、公共制度、全球聯繫及企業素質,是最具城市競爭力的重要因素。其中,內部環境包括經濟環境、社會環境、生態環境和文化環境;公共制度則包括經常便利度、經濟自由度及政府管理等。
老實說,若不以人廢言及政治敏感因素來說的話,該份報告總算是還給台北市長郝龍斌一個遲來的公道;日前,郝龍斌市長在國內遠見雜誌的縣市長滿意度調查時“敬陪末座”,但其實若以“實務運作”面而言,筆者真的要為郝市長說句公道話,郝龍斌市長當然還有進步空間,市政也不是沒有缺失,但若以台灣各縣市“可以進步”的施政項目而言,坦白說,台北市雖身為首都第一大城,其發展確實已經面臨成長及開發的臨界與瓶頸點。
這樣說,不是要為郝市長“擦脂粉飾”,只不過,有則改之無則嘉勉,如果郝市長施政有“可取之處”時,台北市民當然也應適度給予肯定與掌聲;當然,在現在“高興只能一天、一晚”的高度城市競爭世界裡,該份報告亦有提及的所謂相對於新興經濟體旺盛的需求,歐美城市經濟自由度仍然較高的事實,乃至大陸北京亦是未來最有希望進入全球綜合競爭力前10名城市的發展趨勢,台北當然要“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繼續更加努力才是“不進則退”的正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