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以王道文化建構兩岸關係的康莊大道
--台灣民主發展的進程與省思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7-16 00:19:20  


 
  台灣大選與中共的策略

  不可否認,在台灣民主發展過程中,歷次總統大選,中國大陸的因素一直扮演重要的功能性角色;遠自1996年台海導彈危機,形成另類助選,李登輝先生在面對多組人馬競爭下仍以多數勝出。此後,北京對台灣大選的策略,即改弦更張。

  2005年4月,中共公佈對台針對性十分強烈的“反分裂國家法”,引發台灣朝野義憤填膺,咸認為對中華民國台灣主權“法理獨立”的莫大威脅。惟此一文件,除對台商造成相當程度的“威嚇與驚駭”外,反而助長了台灣民主化本土化的“共同體”意識。此一影響,也使近年來贊成統一的民調支持度一直低迷不振。

  國統綱領的廢止擠壓兩岸戰略空間

  2006年3月,民進黨政府以行政院決議的方式,將自1991年3月公告的“國家統一綱領”予以“終止適用”,這固然是兩岸關係的惡性循環,亦是民進黨報復中共公佈“反分裂國家法”的手段,但兩岸關係的戰略空間,亦因此受到空前的擠壓。至此,前民進黨主席黃信介生前參與,並曾擔任副主任委員的“國統會”,亦不復存在。黃信介生前參與此一組織,曾遭獨派人士撻伐,但他以“國統會”即“國不統會”,以及“監督國統會”對應外界的批評,堪稱睿智。並成為台灣民主發展過程中的佳話。

  “國家統一綱領”的制定與“國統會”的成立,是李登輝前總統為因應動員勘亂時期停止後,內外統獨壓力,乃至中共對台灣民主化與本土化“實質台獨”顧慮下的戰略性設計,進一步說,此一機制與綱領,其實是台灣由民主轉型,邁向民主鞏固的安全瓣,遺憾的是,在民進黨執政後,非但未正視此一功能,反而棄之不用,而以“台灣前途決議文”取代,中共對民進黨的信任也因而趨近於零。

  和平發展是台灣民主的安全瓣

  其實,“國家統一綱領”對“一個中國”已有明確的界定,當時中共對此一綱領亦頗多質疑與批評,但比起創立“台灣前途決議文”的民進黨,中共對此一綱領的內容雖不滿意,亦不致全盤否定。持平而論,2008年後,兩岸關係確因馬英九執政而開啟“和平發展”的新局,若干發展的過程也頗符國統綱領的精神。至於,2012年的大選,原以為勝券在握的民進黨,因在最後階段的“台灣共識”論述空洞,未能提出讓選民信任、安心,包括經貿與國家安全在內的兩岸關係政策,而功虧一簣。

  進一步言,儘管兩岸目前仍存有相當程度的軍事敵對,但多數的台灣人民並不希望兩岸的經貿關係與台海和平,因民進黨的重新執政,而陷入不可預測的衝擊。此一形勢,民進黨內雖不乏菁英人士心知肚明,但卻欠缺“說清楚、講明白”的道德勇氣與平台,如何建構兩岸論述與人民對民進黨的信任、信心,新任民進黨黨魁蘇貞昌或可從被終止適用的國統綱領,得到一些啟發。

  以王道文化鋪陳兩岸關係康莊大道

  俞可平先生的名言“敬畏民意”,以及“如果大多數公民的合法權益得不到有效的保護,人民就有權收回我委託給執政者的權力”,證之於台灣的民主發展,可謂為最佳的寫照。今年的總統大選,民進黨雖再次輸給具有執政優勢的國民黨,但國民黨卻無法高枕無憂。從瘦肉精美牛、禽流感、文林苑都更案,乃至最近的油電水“漲聲響起”,縱使兩年內沒有選舉壓力,“不用討好選民”,但陳沖內閣“敬畏民意”的壓力,卻已十分沉重。馬英九雖已連任,卻在全民皆罵、街頭抗議中就職,民調支持度也創歷史新低。這種所謂的“陣痛”,是否延伸至2014年各項選舉,乃至2016年的五都、立委、總統大選,成為國民黨不可承受的“長痛”,甚至使國民黨輸掉政權,雖尚難定論;但可以確定的是,中華民國體制下的“民主台灣”,從地方到中央的“政黨輪替”,以及“做不好就下台”的民意趨勢將成為常態。

  最後、筆者以為,如果民進黨能在兩岸政策上展現新的思維,開拓讓台灣民眾安心、讓大陸新領導班子也能接受,並共謀台海兩岸和平發展的出路,達到互利雙贏,則民進黨重新執政,將指日可待。要言之,台灣的民主發展與鞏固,與台海的和平發展,並非敵對而是一種相輔相成的辯證關係,“民主台灣”與中華民國的憲政機制亦然。

  要言之,中國大陸作為和平崛起的強權之一,對台灣的民主發展,應展現更寬闊、客觀的視野與尊重。而中華民族具有崇尚王道文化的傳統,中國大陸在經歷文化大革命的浩劫,現在積極恢復中華文化之際,也應從傳統化中,擷取王道文化的精華,汲取台灣民主發展的經驗與教訓,從交流、瞭解、溝通、協調中,找出適合兩岸人民的一條道路,一條民主、自由的康莊大道,而使兩岸化解樊籬,達成復興中華文化與人民幸福安康的願望與目標。

  (全文刊載於《中國評論》月刊2012年7月號,總第175期)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