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應對經濟放緩 中印策略大不同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7-09 12:03:13  


 
  實際上,中國面臨的挑戰之一是確保不要做過頭。在金融危機期間,中國政府曾下令國有企業大幅擴大放貸規模。結果造成大量資金流入基礎設施和房地產項目,促進了經濟增長,但產生了大量不良貸款和一場房地產泡沫。中國政府已經花了兩年的時間,試圖刺破這個泡沫。

  印度面臨著與中國類似的經濟挑戰,但潛在的解決方案卻比中國要少。截至3月31日的一個季度,印度經濟增速只有5.3%,是九年來的最低水平。最近一個財年,印度預算赤字占GDP的比重為5.8%,高於4.6%的目標,這使印度幾乎沒有實施財政刺激的空間。據估計,印度國債占GDP的比重約為67.6%。

  匯豐(HSBC)亞洲經濟研究聯合負責人紐曼(Frederic Neumann)說,印度手腳被束,因此更容易受國際經濟放緩的影響。紐曼說,印度沒有財政“彈藥”來刺激經濟,因此不得不忍受經濟放緩的痛苦。

  印度面臨的主要挑戰是刺激企業投資。由於國內外企業對印度不斷變化的稅收政策和規定感到不安,企業投資在不斷枯竭。過去一年印度盧比對美元大幅下跌,部分原因在於投資者對印度高額經常項目赤字的擔憂情緒日益強烈。目前印度經常項目赤字占GDP的比重約為4%。盧比的貶值推高了印度企業的實際進口成本,並提高了外幣貸款的償還成本。

  4月份,印度央行(Reserve Bank of India)三年來首次降息,以鼓勵銀行向企業放貸。但上個月,在業界指望央行再次降息的時候,央行卻說,由於通貨膨脹率高達7.6%,令人擔憂,央行不能進一步放寬貨幣政策。

  經濟學家說,印度刺激經濟增長的最佳方法是提供一個更加穩定的監管環境並實施經濟改革。這類措施有很多不受反對黨歡迎,甚至不受執政黨國大黨一些盟友的歡迎。可選擇的方法之一是允許沃爾瑪(Wal-Mart Stores Inc.)等跨國公司投資印度的零售業,並削減數百億美元的政府燃油補貼,從而清理印度的財政爛攤子。

  政治分析人士說,2006年至2010年印度經濟以年均8.5%的速度增長時,印度本該實施上述改革。過去兩年中,腐敗醜聞不但令總理辛格(Manmohan Singh)領導的政府難以集中精力應對經濟問題,而且削弱了政府的政治資本。分析人士說,隨著2014年全國議會選舉臨近,改革的希望將變得更加渺茫。

  野村證券(Nomura Securities)亞洲經濟學家蘇巴拉曼(Rob Subbaraman)說,不幸的是,中國經濟增長放緩是合情合理的,因為中國正在從一個低收入經濟體向中等收入經濟體發展,而在印度,經濟增長應該是在加快而不是在放緩。

  上個月,中國和印度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做出了相當大規模的出資承諾,以便幫助應對歐元區債務危機。中國承諾出資430億美元,印度說將提供約100億美元資金。但如果這兩個亞洲巨擎能夠把國內的事情做好,則有可能對全球經濟起到更大的提振作用。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