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中國20年來所發生的一切,是任何計劃都計劃不出來的。”有人用這樣的修辭,來評價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在中國大地上創造的奇跡。
這些“計劃不出來的”的成就,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也絕非“市場經濟一搞就靈”的簡單邏輯所能解釋。在它們的背後,凝聚著立足國情、兼容並蓄的改革發展理念,蘊藏著諸多已經總結和需要進一步總結的深層次規律和經驗——
理解兩個“不等式”。中國人從“計劃經濟不等於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不等於資本主義”的論斷中收獲的,是思想探索的無盡勇氣。勇於變革、勇於創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滯,成為20年來人們不斷克服思想障礙的動力源泉。
把握兩個“著眼點”。著眼於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以“三個有利於”檢驗改革成效,是中國20年市場經濟改革最重要的立足點。
堅持“兩個毫不動搖”。毫不動搖地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毫不動搖地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力,釋放出市場主體的無窮能量。
堅持“兩手抓”。用好市場配置資源這只“看不見的手”和政府宏觀調控這只“看得見的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顯示出相對於自由市場經濟的巨大優越性。
發揮兩個積極性。以財稅體制改革和行政體制改革為重點,調整中央地方關係,不斷提高中央的宏觀調控能力,不斷增強地方發展的積極性。
用好“兩個市場”。走出去,引進來,充分利用國際國內兩種資源,一個更加強大的中國,孕育在對國際國內兩個大局的統籌之中。
構築兩個保障體系。構築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道德規範和法律體系,構築世界上最大的社會保障網絡,提升國民安全感和幸福感,維護和實現公平正義。
防止兩種傾向。堅決排除“左”和右的干擾,不為任何風險所懼,不為任何干擾所惑,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不走改弦易幟的邪路。
20年來,正是在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同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結合,不斷處理好這些兩兩相對的複雜關係的過程中,市場經濟在社會主義中國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道路。20年探索孕育的獨特經驗和駕馭能力,讓我們在面對世所罕見的繁重艱巨的改革發展任務、面對紛繁複雜的矛盾問題、面對可以預料和難以預料的風險挑戰時,有了前所未有的從容和底氣。
(九)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時代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歷史賦予我們的光榮使命。
20年市場經濟改革,把中國經濟送上了持續增長的快車道,把在現代化道路上艱苦跋涉的中國人推上了一個高峰。然而,居安思危,我們一刻都不曾忘記發展中那些“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的風險隱患;喜中有憂,“發展起來以後的問題不比不發展時少”。
經濟總量上去了,發展的質量卻亟待提高,阻礙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體制弊端必須加快清除;非公經濟蓬勃發展,但制約其發展壯大的制度性障礙並未完全克服,打破行政壟斷、促進公平競爭的呼聲日益高漲;行政管理體制改革不斷深化,但經濟調節越位、市場監管缺位、社會管理錯位、公共服務不到位的問題依然存在,政府部門亟須加快自身改革;保障制度建設的滯後催生社會焦慮,收入差距擴大的趨勢成為社會隱患,分配關係的調整是建設和諧社會的當務之急;要素市場發育不足,價格信號扭曲,阻礙了資源配置的優化,要素領域的市場化改革需要進一步推進……
建設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一項極其複雜的系統工程,越往前走,觸及的矛盾越深,涉及的利益越複雜,遇到的難題也越大。“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改革方向,提高改革決策的科學性,增強改革措施的協調性,找准深化改革開放的突破口,明確深化改革開放的重點,不失時機地推進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胡錦濤同志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九十周年大會上的講話,清晰宣示了我們黨對於解決這些難題的戰略抉擇。
牢牢把握科學發展這個主題,深化以加快發展方式轉變為主線的經濟體制改革,推進以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為主線的社會體制改革,堅持以政府職能轉變為主線的行政體制改革,離“到2020年建立比較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目標只剩下8年時間,只有堅定不移地繼續深化改革,才能妥善化解“成長的煩惱”,穿越改革深水區的暗礁和巨浪。
(十)1992—2012,市場經濟的種子撒進社會主義的土壤,其成長之茁壯、活力之旺盛、成果之豐碩,超過了所有人們當初的想象。而它在未來道路上可能遇到的各種矛盾、問題和風險,同樣非20年前所能具體預見。
20年“摸著石頭”一路走來,如果說改革之初,我們面對的是九曲回環的“河”,未來我們要跨越的將是波瀾壯闊的“海”。讓我們牢記歷史的殷殷囑托:“從現在起到下世紀中葉,將是很要緊的時期,我們要埋頭苦幹。我們肩膀上的擔子重,責任大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