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朝鮮經濟轉向,是福還是禍?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7-10 11:50:35  


  中評社北京7月10日電/韓國央行7月8日稱,朝鮮時隔3年首次實現經濟增長。另據韓國媒體報道,由20名朝鮮貿易省官員和學者組成的代表團應中國邀請,從5月下旬開始在天津進修,並到上海浦東、深圳等經濟特區考察。上述報道印證了一個新趨勢:在“擁核”之後,朝鮮的工作重心將轉向經濟。

  環球時報刊登中共中央黨校教授張璉瑰的分析文章稱,去年12月朝鮮最高領袖金正日去世,金正恩有條不紊地接過其父全部權力,成為朝鮮新領袖。在這一過程中,朝鮮黨、政、軍以及民眾團體、各種媒體曾發表大量聲明、文告和文章,誓言堅決遵從金正日的遺訓,堅持先軍政治,堅持發展“核遏制力”。今年4月朝鮮最高人民會議修改憲法時,還把朝鮮是“擁核國家”正式寫進憲法。

  此間,金正恩雖常出現在媒體上,但公開講話並不多。因此,對外部世界來說,他今後如何領導這個國家,他的治國理念是什麼,他在解決朝鮮目前面臨的一系列問題方面有何思考,將制定什麼樣的大政方針,人們並不知曉。

  今年4月19日,朝鮮勞動黨中央機關報《勞動新聞》全文發表金正恩對“黨中央負責同志”的講話,透露出十分重要的信息。這個講話為召開黨的特別代表會議定了基調。由於講話對象是領導朝鮮的精英群體,它直接涉及到今後朝鮮大政方針的基本走向,反映出金正恩作為朝鮮最高領導人在治國方面的深層思考。

  文章稱,在這篇講話中,金正恩雖然強調要堅持“先軍革命路線”,“要進一步加強軍事力量”,但他以堅決的語言宣布:“在改善人民生活和建設經濟強國過程中要有一個決定性的轉變。勞動黨要盡快解決國民糧食問題,提振輕工業部門,要把朝鮮建設成為知識經濟型強國”。顯然,他想表達的意思是,朝鮮今後要把更多精力和財力投向國民經濟關注民生。從某種意義上說,這意味著朝鮮在成為“擁核國家”以後其工作重心開始轉移。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