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中央日報:民進黨夢魘 無力處理兩岸關係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7-14 11:23:49  


  中評社台北7月14日電/中央日報網路報14日發表社評說,遲至今日,蘇貞昌主席帶領下的民進黨仍不敢碰觸敏感的兩岸議題,更不用說如何達成黨內對兩岸關係的共識。坦白說,光是要安撫並妥善處理好各派系的兩岸主張就足夠讓蘇貞昌頭痛不已,他怎敢輕易“開大門、走大路”呢?因此,他近期所說“在沒有預設任何前提下,願以黨主席身分前往中國訪問”根本只是場面話,不必當真。
 
  而他的黨內勁敵謝長廷也說,“願代表民進黨建立一個與中國對話的平台或管道。”甚至還強調,“我覺得民進黨不必否認歷史、文化的中國,甚至血統的中國,不用去挑動感情。”
 
  普遍認為,蘇貞昌對兩岸關係向來沒有自己的主見,只會隨波逐流、盡說些空話。但人稱民進黨“智多星”的謝長廷卻比較務實,多年來呼籲民進黨應接受“中華民國憲法”及其之下的體制,以免在兩岸議題上被邊緣化。除了謝長廷子弟兵外,其他派系的民進黨公職人員為了選票,根本不願意附和,反而認為激烈的謾罵才能鞏固基本盤,根本不願從國家整體利益來看待此議題。
 
  不幸的是,謝長廷的話在過去兩次的“總統”大選應驗了。民眾非但不放心民進黨處理兩岸事務,連美國都甘冒風險以各種方式相助國民黨。可見得民進黨冒進的兩岸政策完全沒有市場,卻仍緊抱其台獨神主牌不放,最終只會把自己綑綁。
 
  可惜,民進黨號稱是“台獨理論大師”日前仍堅持他“台獨建國”的美夢,認為“民進黨拉大了台灣和中國折衝的戰略縱深,台灣拉大了香港的戰略縱深;而香港則拉大了中國內部民主派的戰略縱深。”似乎仍以為台獨是兩岸關係走向的最好結局,根本是癡人妄想。
 
  姑且不論民進黨是否真心地關切中國大陸內部的民主化發展,他認為民進黨唯有堅持台獨立場,台灣才有能與中國談判的戰略縱深。他尤其深具信心,認為台灣內部支持獨立的人口從1990年代初的一成,已高漲到現在的六、七成,還以“一國兩區才真正臉黑黝黝”來諷刺馬政府的軟弱。
 
  社評說,我們必須嚴正指出,他的論調犯了兩個嚴重錯誤。第一,如果說台獨必須讓中國及國際社會接受,不用說北京當局鐵定會盡全力反對、甚至以武力威脅攻台,連國際社會都已多此表明不支持台灣法理獨立,更不必提民進黨最大靠山美國的態度了。由此觀之,連台獨都不可能做到,怎可說這是台灣與大陸談判的戰略縱深呢?縱使超過半數台灣人民願意支持獨立,但這是在能夠以和平方式解決兩岸爭端的基礎上,否則為何仍有高達七成民眾選擇維持現狀呢?若以該位台獨理論家的解讀,那蔡英文早該在此次的“總統”大選輕鬆擊敗馬英九了,而民進黨也不必在選後起心動念,意圖想軟化民進黨的台獨路線了。
 
  第二,拒絕“中華民國憲法”及體制是多數民進黨、包括上述的台獨理論大師的盲點,也阻礙了他們正確看待兩岸關係走向的角度。我們必須指出,如果沒有“中華民國憲法”的保護,他們何來有主張台獨的言論自由。主張台獨的民進黨明明受到“中華民國”的保護,卻不願真心接受,也難怪民眾會對他們嗤之以鼻。試問,忠於“憲法”乃是政黨應有的最基本立場,卻因選票而扭曲自我,這樣的政黨怎可能有前途呢?
 
  許多民進黨籍縣市長藉由這幾年兩岸關係改善之便,大舉到中國大陸推銷農產品。他們不但不敢在大陸官員面前高呼台獨,反而要求他們更應擴大“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cross-Strait Economic Cooperation Framework Agreement,ECFA)對台灣農產品的特許進口。回到台灣,卻換了另一種嘴臉,向南部民眾痛批馬政府的“傾中賣台”。怎不見這位理論大師出面高談闊論一番呢?要知道,這種雙重嘴臉才是讓大陸看清台灣的原因之一,而為台灣利益力爭到底的才能得到尊重。
 
  更讓人不齒的是,明明許多民進黨籍公職人員早已與對岸進行多次接觸,連大陸涉台事務官員或學者也多次進出民進黨中央黨部,民進黨卻還要繼續擺譜、唬弄選民,怎稱得上是負責任的政黨!
 
  社評說,如果民進黨以為只靠國民黨失分就可拿回政權的話,那就太輕忽選民的智慧了。鑑於中國大陸政經實力的興起,美國都必須耐心與北京進行對話,夾在兩強之中的台灣又怎能置身事外呢?國民黨已看到這點,也願意與對岸進行接觸,那有心帶領民進黨重返執政的蘇貞昌等人呢,又是要如何看待此世界潮流?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