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時:名嘴胡爆瞎扯 真的夠了!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7-16 11:53:28  


 
  然而,名嘴多具有媒體工作者或者學者身分,給人“說話有所本”的聯想(和期許),再加上社會大眾對各式傳聞總有“無風不起浪”的基本假設,因此,媒體受眾對這些名嘴的發言,多半抱持“寧可信其有”的態度;而“為了保護新聞來源,因此不能公開”的模式,更在神祕中增添了幾分權威性。

  社論說,名嘴企圖透過爆料提高自己的價值,這價值包括對權力者的談判籌碼,也包括個人的人氣;而有料欲爆者也可能有意藉此“非正式”的管道遂行其特殊的目的,政治人物的密會總愛挾帶名嘴參與,難道不是對“大嘴巴”的特異功能有所垂涎嗎;媒體則可因此類活動與節目,收割影響力與收視率。當然,這個食物鏈並不只有爆料者、有料者和媒體,觀眾也在其中扮演了催生與鼓勵的角色。

  質言之,透過名嘴“身歷其境”般的論述,市井小民也仿彿親自參與了那一場又一場大內高手的權力鬥爭、那一幕又一幕票房明星的雲雨翻覆,這種樂趣與刺激感,是正常的新聞報道不能提供的,是虛構的戲劇小說不能滿足的;在名嘴的故事里,人物可能是真實存在的,至於箇中情節與人物關係,“真做假時假亦真、無為有處有還無”,真真假假,大家就親戚嘜計較吧! 

  對名嘴產業而言,這次胡忠信踢到的鐵板不是新聞人的分際,而是江湖的規矩:名嘴爆料可以來硬的,東窗事發之後,態度則要軟著陸,身段放低就可避風頭,兩個禮拜後不又是一條好漢!但胡忠信卻是一路加碼,不但自己烈火引爆,效應也讓名嘴同業神經緊繃、備感威脅。

  社論說,然而,名嘴為害又豈止X先生一樁!名嘴文化的盛行,反映的是台灣集體的便宜行事心態──大家早已習慣傳聞成話題、話題成新聞;鵝毛般的血絲變成鵝毛、變成一隻鵝,日子就一天一天這樣過下去吧,如此,也就不必去煩惱真實世界艱難與挑戰了。“名嘴共和國”是台灣人的避秦之地,誰會認真譴責桃花源不切實際?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