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富權:民進黨新一屆權力核心呈超穩定結構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7-17 10:33:22  


  中評社香港7月17日電/民進黨第十五屆第一次“全代會”進行的新一屆中執委、中常委選舉,實現了一次“權力核心大洗牌”,並出現了以下幾個特點:其一是“新蘇連”獲取過半席次;其二是謝長廷和遊錫不透過代理人親上戰場參選,在黨中央中也佔有位置;其三是各主要派系兩露均霑,實現派系共治,呈現超穩定結構;其四是“扁派”、“獨派”被排濟出去,“英派”則選擇“走自己的路”,另立“地下黨中央”。就黨中央已排除“扁派”、“獨派”來說,這次換屆選舉不啻是一次小型的“和平政變”。

  新華澳澳報今天刊登富權的文章說,民進黨自成立以來,產生了“泛美麗島系”與“泛新潮流系”之後,黨中央一直是實行“派系共治”,但卻是“恐怖平衡”,相互牽制。而自陳水扁上台後,產生了一個“新扁系”,分裂了的“美麗島系”中的“新動力”,及其他的一些派系等,向“新扁系”靠攏。由於陳水扁的領導作風頗為霸氣,很有個人說了算的“氣勢”,因而“派系共治”的色彩有所減弱。後來謝長廷、遊錫、蘇貞昌、蔡英文先後出任主席,都是屬於“弱主”領導,但“派系共治”的態勢卻未能恢復過來。

  今次的權力核心改選,在“四大天王”中,除呂秀蓮外,其餘“三大天王”,其中蘇貞昌作為黨主席,按“黨章”規定是當然中常委,而且主持黨務;謝長廷繼續當選中常委,游錫也直接參選並當選中常委,不再透過“代理人”。出現了“天王”群集的新態勢。其餘各主要派系,,除了“扁系”、“獨派”及“英系”之外,各主要派系均有席次,“新潮流系”、“謝系”、“遊系”及“綠色友誼連線”均獲得席位,也有主要人物進入權力核心,基本上是兩露均霾,又再呈現“派系共治”,不過再不是“恐怖平衡”,而有可能是呈現競合態勢,既合作,又良性競爭。儘管蘇、謝、遊之間過去有恩怨,尤其是在二零零七年“總統”、“立委”黨內初選過程中,蘇貞昌曾遭受謝長廷、遊錫聯手圍剿,苦不堪言。但這似乎是已經成為過去式,即使是互不服氣,也不會再出現過去的“恐怖平衡”,而是呈現一種趨穩定結構。尤其是由於在本屆黨中央的兩年任期內,沒有大型公職選舉活動,各派系之間也就沒有利益衝突,可能會維持一種較為和諧的局面。民進黨的黨內利益鬥爭,將會在二零一四年五月的黨主席換屆選舉中出現,屆時已經擺脫“連選得連任一屆”限制的蔡英文,將會捲土重來。而與此同時進行的“七合一”選舉尤其是其中的“五都”市長選舉的黨內初選,可能更是權力鬥爭的高峰。蘇貞昌極有可能會籍著自己佔有政治舞台,及掌控黨機器的便利,制訂對自己有利的政策措施,亦即籍著自己是民進黨的創黨元老之一,在黨內闖蕩二十多年,具有較為雄厚的黨員基礎,主催恢復黨員投票制度,從而在“總統”黨內初選中,挪火為自己煮食。實際上,蘇貞昌在二零一四年,將會遇到兩道“坎”,其一是黨主席換屆選舉,其二是“七合一”選舉。前者有意圖捲土重來的蔡英文虎視眈眈,後者按照民進黨規則,倘敗選作為操盤者就必須辭去黨主席,而此時的黨主席任期未及一年,必須改選,而不是以在中常委中互選一人處理,這就有利於不是中常委的蔡英文乘機參選奪位。但從目前情況看,國民黨的黨運不妙,馬團隊“無能”,林益世貪賄,如果馬英九仍然無法予以改善,就就將會是“向下沉淪”,民進黨就有機會“向上提升”,蘇貞昌跨過這道“坎”的機會就將會甚高。倘此,蘇貞昌代表民進黨出戰“總統”大選的機率就將會較高。何況,蔡英文已經敗選了一次“總統”大選,沒有理由再由“敗選將軍”再次披掛上陣;謝長廷也曾敗選過“總統”和“副總統”,也應將機會讓給別人;未參加過“總統”選戰的遊錫,則不具代表民進黨參選的條件。因而蘇貞昌就較有機會。

  蔡英文今次選擇“走自己的路”,不但是自己沒有參與中常委選舉,等於是減弱了自己在二零一四年捲土重來參選黨主席的氣場;而且也不派出代理人參選,等於是放棄了在黨中央箝制蘇貞昌為所欲為的機會;而是選擇了迴避,即使不是要與黨中央“分庭抗禮”,也是要與黨中央“保持距離”,“走自己的路”的意涵甚強。其好處是,黨中央的錯誤,自己無須負賣,而且還可籍此反襯自己的“一貫正確”,以利於在黨主席補選中獲得多數黨員支持;弊處是,將會失去政治舞台,單憑下鄉是不足夠的。而從未來兩年沒有大型公職選舉,民進黨在換屆選舉之前不會犯錯誤;而二零一四年“七合一”選舉的態勢對民進黨有利,蘇貞昌還將會籍此大長聲勢的情況看,蔡英文的抉擇或許是錯誤的,將會自討苦吃。

  “獨派”的淡出,並非是受到排擠,而是“非戰之罪”,蔡同榮在抽籤中運氣欠佳。實際上,本來蘇貞昌有意在中常委選舉中,與蔡同榮進行“選票魔鬼交易”,以放棄爭取“蘇系”的第二席中常委,來保送社會形象頗受爭議的蔡同榮上壘,換取在未來的黨內多場競選中,自己在對民進黨支持者頗有影響的“民視”的高出鏡率,並把“假想敵”蔡英文排擠出鎂光燈之外,從而將她的政治能量壓縮至最小。但奈何蔡同榮自己“不爭氣”,在抽簽時運氣不佳而告出局。由此,中常委中已無“獨派”人士,再加上辜寬敏等“獨派”元老年齡已大(即使是蔡同榮也已七十七歲),真正“獨派”已經淡出民進黨中央。而今次擠進民進黨權力核心內,曾經主導制定《正常國家決議文》的遊錫,嚴格來說不是“獨派”,而是“中華民國”是台灣”派,即並不堅持建立“台灣共和國”,而是以“中華民國”的“殼”來填充“獨立建國”的內涵。他雖然在政治上仍堅持“一邊一國論”,但在經濟上卻是主張與大陸進行交流合作的。而謝長廷的兩岸立場,是屬於“中華民國”在台灣”,亦即“憲法一中”,再加上蘇貞昌的兩岸主張較為模糊,亦即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因而本屆民進黨中央不會拋出會造成兩岸緊張的政策措施。

  “扁系”的被摒出局,令人感到意外。本來,在“五都”選舉中,“一邊一國連線”大有收穫,因而不少人以為“扁派”也將會在民進黨中執委甚至是中常委選舉中有所收穫。但今次卻是本來被視為必贏的餘政憲“被退選”,使得陳水扁在黨中央沒有任何一位代言人,“扁派”已失去對民進黨的主導權。因此,陳水扁大表不滿,發表了題為《陳水扁給陳水扁們的話─我心不死》的文章,聲稱只要“我心不死”,台灣本土的香火、“一邊一國”的戰報勢將開枝散葉,永不熄滅。而陳致中也在台灣自由時報發表了不陰不陽的文章。其實,蘇貞昌在“全代會”上對成立“救扁小組”的提案進行“冷處理”,就已是有意壓抑“扁派”。由此看來,新一屆民進黨中常委的表現將會較為開明,與過去的形象有所區隔。在此情況下,倘若馬英九的執政能力沒有起色,二零一六年再次政黨輪替的機率,又將升高。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