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明報文章:捍衛島嶼 中國亮牌此其時矣
http://www.CRNTT.com   2012-07-17 15:33:12


  中評社台北7月17日電/香港明報17日發表歐陽五的文章說,近日,人們目光集中在金邊召開的中美日參加的東盟會議,卻忽視一件迫在眉睫的“要命事件”:本月10日,日本內閣官房長官藤村修提出,可能會同意在釣魚島上搞“慰靈祭”,祭拜二戰時在島嶼附近死亡的日本人。

  文章說,中日在釣魚島問題的長期默契或曰中國在釣魚島問題上的底線——日本人不得登島——被打破,接下來的開發與日本人的大舉移居也順理成章。中國怎麼辦?

  中國與聲索國在南海的糾紛過去並不引人注意,直到今年4月10日,菲律賓出動軍艦在黃岩島抓扣中國漁民始,由於菲律賓一發不可收將莫須有的與中國黃岩島之爭人為激化,導致今天中國須面對東盟國家集體拿出的《“南海行為準則”草案》以及美國人暗自得意的乘虛而入。說“菲律賓製造了中國今天的南海困局”並不為過。問題是:3個月過去,中國捍衛島嶼的“牌”在哪兒?

  回首愈演愈烈的過往3個月,中國有關方面在島嶼維權上可以改進的方面或許有:分清輕重,“購島”是老生常談,需看清緊要性無法與釣魚島搞“慰靈祭”相比;掌握時機,如外長楊潔篪在今次東盟會講“黃岩島事件是菲律賓對中國漁民動用軍艦造成”,在3個月前事件發生第一時間講更好,突出“動用軍艦”的嚴重性,並配以中國軍方警告。

  不如公開說島嶼之爭“三不得”

  文章說,釣魚島搞“慰靈祭”以及其後日本可能的進一步行動確實將中國“逼入牆角”。中國諺語雲“有話在先”、“勿謂言之不預”,與其最終不得不突然訴諸戰爭,中國不如搶先把容忍底線挑明,公開說出島嶼之爭“三不得”:一、在主權爭議沒有解決之前,不得對非法佔據的中國島嶼人為“改變現狀”以激化矛盾。具體到釣魚島,日方不得採取人員上島、設立人造設施、商業開發等“改變現狀”行動,否則,中國有權以任何手段“恢復原狀”;二、對於屬於中國的所謂“有爭議島嶼”,任何聲索國不得以軍事用具對中國執法海監船進行威脅與攻擊,否則,中方保留以同樣方式回應的權力;三、不得以軍事用具擅闖中國三沙市在內領空領海,如菲律賓對黃岩島所為,如越南對南海的所謂巡航,否則後果自負。

  與之相配套,中國應改變過往“習慣性動作”——被動應對外交抗議:對日本海上保安廳巡邏船干預在釣魚島海域巡航的中國漁政船,中方應率先向日方抗議而非每次由日方發難,被動辯白。對美方一再重申“美日安保條約適用釣魚島”,如美國國務院近日所為,中國不能沒有聲音,應視為嚴重侵犯中國核心利益的挑釁行為,加大抗議力度包括召見駐華大使及駐美使館提交抗議,且每次都及時作出反應。

  以上底線宣示可以採取靈活方式,宣示方可以是外交部,亦可是國防部;可以採取公開方式,也可以是私下交代,然後向媒體全部或部分披露。私下交代可以說得更加直白,如:一旦日方悍然在釣魚島興建設施,中方不排除以軍事手段清除之,包括將釣魚島設為一次性導彈靶場,以實彈射擊方式解決;如果日方人員上島常態化,釣魚島就將成為“固定靶場”……

  文章說,此外,為了“有理有利有節”,中國應加大對美國“有話在先”的說明力度,如對近來愈演愈烈的中日釣魚島紛擾,應向美說明是日方採取所謂“購島”等一系列挑釁行動,改變了鄧小平與田中角榮當年中日建交時“擱置爭議,共同開發”的約定,日本是“麻煩製造者”,理應承擔後果。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