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日本人口老化 經濟發展靠移民?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7-18 15:39:26  


  中評社北京7月18日電/針對多年來持續不振的國內經濟,日本政策圈與學術界一直進行著多方面的探討。近日,一位日本學者在美國的東西方中心發表一份研究報告,給出了他的獨特的藥方:“日本經濟復興的最後機會:接受外來移民。”

  據羊城晚報文章稱,他對日本經濟低迷的診斷來自於日本人口的變化:一個是日本人口總數量的縮減,另一個是日益突出的老齡化問題。二戰以來,日本的人口一直持續增長,但從2005年後負增長態勢持續,有學者估計在未來十年內整體上還會減少530萬。除了數量變化,更顯著的還有“質量”問題。二戰後日本社會的“嬰兒潮” 成為上世紀60年代中期推動日本經濟騰飛的“脊梁”,到2007年這一群體開始集中進入退休年齡而出現了“2007年問題”。日本政府對此極為重視,當年就出台了《高齡者雇傭安定法》,將雇傭年齡的“門檻”從60歲提高到了65歲。如今5年已過,總不能要求65歲的老人繼續工作,所以“2007年問題”成為“2012年問題”:如何解決人力資源的嚴重短缺?

  實際上,這是目前諸多經濟發達國家所面臨的一個共同問題。針對這一難題,很多國家都將眼光投向了海外:設法吸引外國人口加入到本國的經濟發展中來。就此而言,這位日本學者的藥方並不新穎,但他擔憂和批評的是日本政府缺乏對外國移民政策的正面面對和公開的討論與引導,從而使得日本在全球範圍內搶奪人力資源的競爭中落後其他國家,也導致了日本經濟的持續低迷和復甦乏力。

  日本的問題對中國的啟示意義很大,中國的人口結構也正在發生著類似於日本的變化,所以,如何未雨綢繆地探索和解決人口紅利之後的人力資源問題,應當成為未來中國經濟可持續發展和全面國際競爭的全局性和戰略性難題。

  出路不外乎內部人口政策調整和外來人口利用兩種策略,但國際大勢似乎更傾向於後者。實際上,機會已經存在,隨著經濟的發展和開放的深化,中國逐步成為一個移民國家,以廣州為例,遠景路有“韓國一條街”,非洲黑人人口最多時高達二三十萬,廣州因此被戲稱為“巧克力城”。幾周前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七次會議表決通過的出境入境管理法,其中對外國人在華居留和工作等進行新的修訂與規範,其實只是針對越來越突出的外來移民問題處理的冰山一角,應當將之納入經濟發展與勞動力資源關係的整體框架之內。

  如何將移民為我所用,已經成為各個主權國家積極謀劃的世界潮流,目前的形勢是發達國家在積極吸引外國移民方面不遺餘力,而發展中國家也在動員和善用海外僑民方面費盡心機。中國目前的僑務政策發展充分,但在如何利用外來移民方面還沒有成熟的做法。因此,如何將全世界的人才為中國的經濟發展所用,必須成為中國未來發展戰略的重要一環。

  這是新時代的新問題,除了政府的政策謀劃之外,還需要社會各界鄭重地面對和參與。否則,中國也會遭遇日本的困局和教訓。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