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突破美國“圍堵” 時間站在中國一邊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7-20 00:09:36  


  中評社北京7月20日電/近年來,美國為實施東移戰略,挑撥拉攏同中國有主權爭議的國家,打造排斥中國貿易或安全防務聯盟,圍著中國搞軍演。參與國各有算盤,所求均無正義。如菲律賓和越南,想要挾並侵占中國南海的島嶼;韓國要防備朝鮮;美國和日本要遏制中國,二者都希望對方能和中國打起來,或至少關係不要好。其它的則不習慣中國的迅速崛起,要拉美國來平衡。

  環球網刊登分析文章稱,各國目標不同,有些還相互矛盾。然而這些看似無關,甚至相左的利益,都成了美國的外交資源。像擰繩子一樣,經美國這雙手一擰便形成了一股針對中國的勢力。參與的那些國家,不管如何貧弱,只要沾上美國立馬覺得自己無比強大,無理敢鬧三分。有的小國更是氣焰囂張,著實讓人跌破眼鏡。

  上述怪現象說明:面對南海及周邊局勢,中國要有新的應對思維。仔細看,在南海爭端的大舞台上,聲索者都為一個“利”字。它們合在一起,就象一個利欲熏心的心理疾病患者,挑釁中國、無理聲索是患者的症候。美國打造的亞洲“小北約”是脈絡系統,私利是穴位,而同經絡和穴位相連的則是各自國內的既得利益集團。

  文章表示,治病要對症下藥,化解南海爭端還得靠一個“利”字。只不過要在前面加上“正義”二字。從某種程度上講,美國重返亞洲、對中國“海空一體化”是戰略誤判,美國的真正危機仍在中東。目前若在國外挑起戰爭,那麼,美國既無民意支持,也無財政基礎。由於軍費裁減,連圍著中國的某些軍演今後都難以為繼。國際利益嚴格說是國別利益,網羅的國家多,利益便越龐雜,追求的目標也越繁多,這些最終都會變成包袱。為了袒護盟友,美國事事要選邊,一旦袒護,則會產生雙重乃至多重標準,有失公允,從而刺激國際公平正義力量的成長壯大;臨事耍滑,便失去對盟國的承諾,會動搖其世界霸權,傷及根本利益。

  化解南海矛盾,就是要巧妙地利用上述因素,中國各部門要高度協調,有舍有得,靈活利用經濟、貿易、政府及部門間領導人的互訪、民間旅遊和文化交流、國際事物中的配合與支持等手段,甚至包括必要時衝撞和衝突等,讓對方徹底明白,利無義不生。同中國交往,必須講道理,義則利,不義則不利。凡趁火劫,傷害中國者,每進一步,就逼它退兩步,不如從前就是代價。美國要撥弄是非、主導亞洲,就要背上其相應的包袱;要使它感到有壓力,就得把包袱擴大至中東等世界其它地區。凡同中國友好的國家,要積極支持,力求做到互利共贏;反之,就讓它得不償失。失去利益,氣焰便消退。多數國家缺氣焰,圍堵便缺氣勢;氣勢衰竭,利欲熏心者才會清醒,返回根本,同中國理性地協商解決問題。有美國撐腰,亞洲事務加倍難辦。要想促矛盾轉化,手法要比平時更重,矯枉必須過正。這就好比針灸,療效不到就繼續搓拈,直到對方的利益集團發出強大的不同聲音才停手。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