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半月礁俯瞰圖像。 |
中評社北京7月20日電/中國青年報發表文章稱,國防部網站7月15日發布消息,當日5時許,海軍在南沙半月礁附近海域擱淺的護衛艦,在救援兵力協助下自主脫淺成功,艦艇艏部輕度受損,人員安全。事發海域未造成污染。
我護衛艦擱淺事件備受人們關注。實際上,艦艇在航行時,因為要受到來自天空、水面、水下、人為等多種因素的影響與干擾,發生事故並不罕見。這方面的例子可謂不勝枚舉。
1966年1月10日,美國“埃塞克斯”號反潛航母在距離美國北卡羅來納州沿岸約360海裡的海域航行時,與一艘正在上浮的本國核潛艇“鸚鵡螺”號相撞。雖然航母和核潛艇都未受致命傷,但它們都不得不返回基地,進行應急修理。
1981年4月,美國“舊金山”號核潛艇在以30多節的航速趕往澳大利亞布裡斯班港訪問途中,不想迎頭撞上一座海底山脈,導致艇艏聲呐部分損壞,並造成一名艇員身亡、24名艇員受傷。
還有更近的事故,2010年10月,英國最先進的、造價達55億美元的核潛艇“機敏”號也意外在蘇格蘭海域附近觸礁擱淺。所幸潛艇核彈推進系統沒有受到損壞,否則後果不堪設想,事故沒有造成人員傷亡和環境污染。
“機敏”級核潛艇裝備有先進的聲呐系統,可有效探測數千公里內的潛艇。可就是這樣一艘性能極其先進的核潛艇在觸礁後竟無法移動,只能等待下一次漲潮。
現代艦艇都是集各種先進技術於一身,在海上航行和實施各種海上行動時,它們可以借助艦上先進的導航系統、雷達系統、聲呐系統、通信系統,甚至可以借助天基、空基,乃至水下的各種系統為之提供保障。但神秘的海洋裡仍然存在著很多不確定因素,艦艇即使動用了所有的系統和先進技術來為自己“保駕護航”,仍免不了遇上各種各樣的突發情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