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表示,印尼在南海問題上面對兩難困境 |
中評社香港7月21日電(記者 馬映紅編譯)一直以來,印尼都視自己為南海爭議的中立和調解角色。然而,《歐亞評論》近日刊出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拉惹勒南國際研究學院研究分析員蘇布利陽托(Ristian Atriandi Supriyanto)的分析文章,表示隨著其自身利益和地緣政治現實逐漸浮現,印尼其實已不再能成為中立協調者。
文章表示,雖然印尼對南海並無任何主權主張,但南海和印尼的利益仍然息息相關,因為印尼在納土納群島附近的專屬經濟區是位於南海南部,正好與中國的“九段線”南海主張重疊。不過,為了避免損害中立形象,印尼並不會公開提出這問題。
由於不涉及南海主權爭議,印尼相信自己適合擔任南海爭議的協調者角色。自1990年開始,印尼政府發起了一系列的非正式研討會,希望能協助南海爭議國加強合作和互信。但隨著20多年時間過去,證明印尼不可能再是協調者。原因有幾個:
首先,中國海軍近年急速發展,令印尼對中國的海事動作存有戒心。在2010年6月,當印尼在納土納群島拘捕了幾名非法闖入的中國漁民後,印尼巡邏船迅即遭到中國海監船的“武力指嚇”。
第二、印尼政府並不接受中國政府所提出、但不獲《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承認的“歷史”根據。這也是為什麼在2010年7月,亦即是納土納群島事件發生後一個月,印尼向聯合國遞交外交抗議書,譴責中國的主權主張“沒有明確的法律依據”,並“破壞了1982年的《聯合國海洋法公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