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大選年 中國再成美國“惡人”原因何在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7-28 00:03:26  


 
  為什麼總是中國?

  為什麼中國在美國總統選戰中佔據如此重要的地位?提出這一問題的《荷蘭哨兵報》認為答案在於,在負面宣傳中,恐懼會發揮作用。文章說,還記得前密歇根州長葛蘭何曾批評安利老總和州長人選狄維士“把工作崗位都運到中國去”嗎?顯然,貼上這個標簽比解釋地緣政治經濟來得容易。該報稱,自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中國就在美國總統選戰中成了政治靶子。而從歷史上看,打中國牌也的確成功地嚇唬和影響了民眾手中的選票。

  在法國《快報》看來,回答這個問題其實很簡單,因為“合適”。該報道解釋說,當前美國選民最關注的事情包括經濟、就業以及全球性競爭對手,而這些都和中國息息相關,且非常適合挑起爭論。日本TBS電視台26日評論稱,事實上,在中國經濟高速增長後,很多國家都相信“中國在崛起後會擴張”,會挑戰現有規則。在日本,中國越來越成為政治家們喜好的話題,最出名的非石原慎太郎莫屬。事實上,在中國經濟還未超過日本的時候,石原還算收斂。但當事情發生變化後,石原的指責就變得與日本民間對落後不甘的心態合起拍來。

  “歷史經驗告訴我們,喧囂的嗓門到第二年就會降下來”。法新社說,這樣的事情不乏先例。雖然克林頓競選期間大肆批判北京,但他卻是支持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的美國總統。在中國崛起成為經濟超級大國上,他的貢獻多於其他任何外國領導人。2008年,還是候選人的奧巴馬呼籲小布什抵制北京奧運會。可第二年,勝選的奧巴馬總統就在北京人民大會堂享受國宴了。中國社科院美國所研究員周琪26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說,羅姆尼多次公開批評中國,但其實美國共和黨高層大佬與中國的來往“從未間斷”。

  美國前眾議長奧尼爾曾說,“所有政治都是地方性的”。《荷蘭哨兵報》稱,中國領導人懂得奧尼爾箴言的意義,他們見證了太多用批中國大撈選票的美國總統選戰。周琪說,中國對美國的政治邏輯看得很清楚,他們是“能說的不能做,能做的不能說”。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在《關於中國》一書中寫道:“8任美國總統和4代中國領導人以令人吃驚的一致處理著微妙的雙邊關係。雙方都拒絕讓歷史遺產和不同的國內秩序理念干擾關鍵的合作關係。”

  “幹嘛一上台就立即疏遠你必須打交道的人?難道你一上來給人家一巴掌,然後說‘我們來相互了解一下吧!”’曾在克林頓政府時期任亞洲問題顧問的李侃如也對美國的此種政治邏輯提出質疑,因為他認為,“觀實中不可能這樣做”。中美商業和教育顧問湯姆‧沃克斯在媒體撰文稱,我們要搞清楚,不論2013年誰當總統,都必須以相互尊重的態度同中國領導人合作。如果認為捶捶胸口就能對一個崛起的經濟和軍事大國,對一個買下超萬億美元美國國債的國家發號施令,那純屬政治幻想。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