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英國奧運軍團能否重振帝國雄風?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7-31 10:53:36  


在6月舉行的奧運選拔賽上,英國田徑運動員恩尼斯在慶祝勝利。
  中評社北京7月31日電/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大不列顛只帶回了一枚金牌──比哈薩克斯坦少兩枚──和一顆受傷的民族心靈。16年後,得益於一個從國家彩票基金拿到充裕資金、專門培養英國運動員的機器般精密運作的機構,英國奧運代表團(Team GB)已經徹底改頭換面。結果就是英國隊有望在自家主場實現創紀錄的表現。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從1996年微不足道的15枚獎牌到2008年的47枚,英國過去15年在奧運會賽場的悄然崛起就是扭轉幹坤的典型案例。為備戰倫敦奧運會,英國已經全方位鞏固自己的奧運配置,為政府特許的運動員訓練機構注入資金,招募被稱為“塑料英國人”(Plastic Brits)的出生在國外的運動員,引進頂級教練,並狠抓有機會贏得獎牌的項目。

  結果是,英國有可能會走出美國、中國和俄羅斯等傳統奧運強國的陰影,並且還有望製造出一些頭條新聞。高盛(Goldman Sachs & Co.)預測英國今年夏天贏的金牌將超過俄羅斯,這種可能的結果或許會成為奧運史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高盛的分析師預測英國將贏得65枚獎牌,比2008年多出38%。

  負責英國奪取奧運獎牌事宜的機構“英國體育”(U.K. Sport)的首席執行長尼科爾(Liz Nicholl)說,不僅僅是參與,關鍵是要贏。

  尼科爾預測,今年夏天英國將看到自己在現代奧運史上最突出的表現。她說,事實上我對此毫不懷疑。她說,從2006年說服政府劃撥更多資金以來,英國隊就享受到了“最優厚的資助”。

  英國運動員並非向來就享受著這種待遇。他們在亞特蘭大奧運會的糟糕表現遭到英國媒體窮追猛打,媒體指責運動員為錢不擇手段,其中包括兩名英國跳水運動員摩根(Bob Morgan)和艾利(Tony Ally),他們在亞特蘭大沿街兜售自己的奧運隊服換取現金。

  金牌數輸給哈薩克斯坦尤其遭到鄙視。英國小報《每日鏡報》(Daily Mirror)當時寫道,“昨晚一個牧羊之國羞辱了大不列顛奧運隊的威力”,譴責輸給一個“國民用老鷹捕捉食物”的國家是對英國的侮辱。

  這場危機促使英國政府將資金從新成立的國家彩票基金劃撥給一個能夠培養大批贏得獎牌的運動員以及重振民族威望的體育機構。

  這個機構就是“英國體育”,於1997年成立。該機構起初是重點抓英國擅長的那些項目,包括賽艇、帆船、自行車和田徑,並著重培養在這些項目中有望拿到獎牌的運動員。

  這是一個務實的辦法。“英國體育”甚至根除了“體制障礙”,也就是那些在國際上打比賽但已經過了黃金期而且不大可能贏奧運獎牌的運動員。自那時起,“英國體育”就能夠為運動員提供充足的資金支持──前提是他們未來有贏獎牌的希望。

  尼科爾說,我們是在為贏獎牌的結果投資,我們完全是以這個為中心,而且對此問心無愧,所以我們要做出艱難的選擇。

  英國想贏獎牌的希望是如此迫切,甚至鼓勵有些高水平運動員轉向其更有希望進軍奧運會的項目。羅梅羅(Rebecca Romero)就是一個例子。她在2004年雅典奧運會奪得賽艇項目銀牌,但後來被鼓勵換成了場地自行車項目,她在2008年奧運會上奪得該項目的金牌。

  英國奧運代表團已經開始崛起。2000年悉尼奧運會英國隊奪得28枚獎牌,在獎牌榜名列第10位,四年後奪得30枚獎牌,到2008年的北京奧運會,其47枚獎牌的成績僅次於美國、中國和俄羅斯。

  今年,英國有了更高的目標。倫敦奧運會將迎來該國歷史上規模最大、資金支持最雄厚的隊伍,共542名隊員。運動員們的目標是擋住德國和澳大利亞的攻勢,保住英國獎牌榜第四名的位置。如果他們夠幸運,說不定金牌數還能超過俄羅斯。體育歷史學家、《英國奧運史》(The British Olympics)的作者波利(Martin Polley)說,我認為這是1908年以來我們實力最強的團隊。

  今年英國有著很強的主場優勢。高盛對1972年至2008年期間夏季奧運會數據的研究顯示,參賽國家在擔任主辦國時贏得的獎牌數比不擔任主辦國時多54%。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