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北京考生好”難解地域歧視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8-01 14:37:15  


  按照教育部的要求,部屬高校屬地生源安排計劃的比例須“逐年逐步調整至30%以內”,如果以此標準來看,清華大學共錄取北京考生295人,在京總擴招比例達到45.3%,顯然是超標了。清華對此給出的說法是“北京考生報考踴躍,而且生源質量較好”,此說耐人尋味。

  作為國內頂尖的高等學府之一,清華對於各省市學子的吸引力都是相同的,不獨北京考生報考踴躍,各地考生都將能跨進清華園作為自己孜孜以求的理想。“北京考生報考踴躍”無疑是缺乏說服力的。

  至於“北京的生源質量較好”,更是大可商榷。誠然,生源質量的優劣關係到人才培養的質量,但憑什麼就武斷地說北京生源就比其他地方的要好呢?如果只看分數,北京高考是單獨命題,其錄取分數線及考生成績與其他地方沒有可比性。那麼,清華判斷生源質量優劣的標準是什麼呢?如果是指北京考生在接受新事物能力強、眼界的開闊乃至文體特長等方面,那麼北京考生或許可稱是優秀的,但我們知道衡量一個人的綜合素質,不僅要看他掌握知識的廣度和深度、見識的深淺,個人在意志品質、心理素質、吃苦耐勞等方面的“軟指標”,同樣不容小覷。在這方面,其他地方學生特別是農村學生是絲毫也不亞於北京考生的。

  名校的屬地化擴招趨向,無論是就教育公平而言,還是就學生的個人發展來說,都是一個大問題。讓各地最優秀的學生都能如願以償地上清華,才能使國內最好的教育資源發揮應有的作用,但屬地化的擴招,卻有擠兌其他地方學生之嫌,難逃地域歧視!如今,人們對社會縱向流動的通道日漸狹窄感到焦慮,在這種情勢下,高等教育本當在促進社會各階層人員合理流動方面發揮積極的作用。清華執意擴招北京考生,無形中剝奪外省市考生進入的機會,有意無意之間,為社會階層的固化趨勢推波助瀾。(時間:8月1日 來源:西部商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