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高校擴招的標準不能太兒戲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8-01 15:46:01  


  北京高校本科一批的錄取工作已經結束,但北大清華在京擴招的話題並未淡出人們的視線。有媒體報道說,今年北大清華再次提高屬地擴招幅度,而北大清華以“生源質量”為理由回應公眾對自己“偏袒本地生”的質疑,看似有有理有據,實際上經不住推敲。

  其一,憑何斷定北京生源質量較好?當下高招的最明確標準無疑是高考分數。不過由於高考試題不一樣,高考分數的高低,只局限於本省市內,根本無法進行橫向的比較。既然沒法比較,清華所謂的“生源質量好壞”之分,又是如何鑒別出來的呢?莫非清華對所有考生都事先進行過某項系統的考察,通過科學的分析,得出北京生源質量優于其他地方的結論,並以此為依據決定在京擴招?假如並未有類似的考評舉措,那麼輕言某地生源質量好、某地生源質量差,至少缺乏必要的嚴謹性。

  其二,高校擴招是否有明確的標準?即使從理論上判斷,北京生源是可能比其他地方的質量好。但是這是高校擴招的明確標準嗎?今年北大清華在甘肅、寧夏等地也增加了一些招生名額,是不是說這些省市的生源質量也“比較高”?顯然不是。現在的情况是,一所高校是否在某地擴招並無明確的標準,而是取決于高校的臨場發揮。昨天要在西部地區擴招,就強調“地區均衡”,今天要在北京擴招就強調“生源質量”,橫竪總是高校占理。這樣的擴招標準是否太兒戲?

  其三,生源質量好是擴招的充要條件?即便北京的生源質量好,也不足為奇。要知道,從小學甚至幼兒園開始,北京考生所享受到的教育資源,就一直領先全國,這是其他地方所不能匹敵的。兼顧地區均衡是教育公平的一個重要原則,不能說某地生源質量好就在某地擴招,某地生源不好就在某地减少招生名額甚至不招。大學教育最大的社會功能之一,就是以高等教育階段的培養,緩和基礎教育階段的教育不均。反之,可能加劇各地教育水平的不均衡,造成教育上的兩極分化。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