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日媒:中俄關係帶有“權宜”色彩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8-02 08:57:46  


 
  俄方對中方憂心忡忡,原因在於其國土面積和人口分布倒掛的現狀。亞洲部分占俄羅斯國土面積的72%,歐洲部分只占28%,但75%俄羅斯人住在歐洲,亞洲部分僅占25%。正因此,俄羅斯通過正式渠道引進中國勞工開發西伯利亞的項目,還有不少非法勞工從中國湧入俄境內。俄羅斯擔心,50年以後,遠東地區即便政治上處於俄羅斯控制下,經濟上可能已在中國的實際掌控之中。”切拉尼的精彩分析切中中俄關係的本質。

  中國持續增長的經濟近來被蒙上一層陰影,但仍不斷在鄰國、海上、中東、非洲和南美洲尋覓資源。中國人不可能不潮水般湧入鄰國,尋覓石油、天然氣、木材、鑽石和黃金等資源。這種隱形的人員和資本入侵起於上世紀90年代,導致俄遠東地區逐漸處於中國的實際控制之下,和切拉尼的分析一致。

  俄羅斯如果著手開發遠東地區,就必須從中國引進勞動力。俄羅斯依賴油氣漲價,對華貿易日益增加,不過一方提供原料,另一方出口高附加值產品,雙方逐漸形成一種類似於過去發達國家對發展中國家模式的關係。中國從經濟上加強對遠東地區的實際支配,會不會考慮吞並阿穆爾河(中國名:黑龍江)以北和吉林、黑龍江兩省以東地區?

  普京多次要求中方在天然氣管道項目上予以合作。外界認為,在今年的中俄領導人會談上,兩國將達成共識,然而由於價格始終談不攏,談判又被延後。對全球第二大天然氣生產國來說,中國市場無疑頗具魅力。但是,中國在天然氣價格上不肯退讓。中國對俄方拿油氣當外交牌打的手法心知肚明,所以過去六年它相繼和中東、澳大利亞和中亞各國簽署了購氣合同。

  《紐約時報》6月5日曾報道稱,中俄存在相同的利害關係,但歸根到底仍是始於冷戰時期的歷史性敵對關係。莫斯科方面認為,中國經濟已全面淩駕於俄羅斯之上,雙方的實力平衡發生了戲劇性變化。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