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專家:美國重返亞太 軍事虛經濟實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8-03 08:52:45  


  中評社北京8月3日電/華盛頓最近一份對奧巴馬重返亞太戰略的評測報告,雖然沒有直斥新亞洲策略為皇帝的新裝,但警告稱此舉與不斷收緊的預算有所衝突。可見,在軍事層面的重返亞太,美國可能有所掣肘,能實現多少效果目前還很難下定論,但經濟層面的重返亞洲卻是貨真價實。甚至可以說,美重返亞太戰略是中國對東盟經濟戰略所引發的美式反彈。

  環球時報刊登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研究員陳剛的分析文章表示,冷戰結束後,中國陸續與東南亞各國關係正常化,讓意識形態逐步淡出中國與東盟國家的外交關係。隨後,中國在兩件事上改變了東南亞國家對中國崛起的部分疑慮,一是1997年亞洲遭遇金融風暴,中國政府堅持人民幣不貶值;二是2002年中國與東盟啟動了自由貿易區的談判。

  僅2010年啟動元年,雙邊貿易額就飈升4成。與此相對應的是美國在東盟地區的經濟影響力下降,2001年“9.11”事件後,美國戰略重點轉向反恐,加上2008年金融危機後美國經濟陷入低迷,無暇顧及與東盟經貿往來。東盟方面的數據顯示,2000年,美國同東盟貿易占東盟整體貿易的16%,而中國只占4%,到了2010年,與中國貿易比重上升到11%以上,而美國比重則下降到9%。美中在這一地區經貿及綜合影響力的此消彼長引發了美國高層的憂慮,這是美國重返亞太的深層次背景。

  文章指,美國重返戰略表面上看軍事和安全意味較濃,但實際上更注重經貿層面的得失。美國雖然宣布加強與亞太各國在軍事上的合作,但前不久國務卿希拉里的亞洲之行,外界可以看到美國更多強調與亞洲各國的經貿、投資聯繫。再結合美國近年來對“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係”(TPP)異乎尋常的熱情和支持力度,就可以看出美國戰略經濟層面的動因。

  在全球經濟增長乏力的大背景下,在美歐深陷債務危機、中印等國增速大幅減緩的形勢下,東南亞經濟是少有的亮點。印尼、泰國、馬來西亞自2008年全球金融風暴後一直保持良好增長勢頭。今年一季度,泰國經濟增長超過10%,而印尼一直被西方視為未來金磚國家的最熱門候選,菲律賓的貨幣比索被視為今年世界上最為堅挺的貨幣之一。緬甸、柬埔寨等國家經濟剛起步,發展潛力極大。顯然,這一地區必然成為全球經濟低迷形勢下的商家必爭之地。

  文章最後說,除美國外,歐盟也表現出對東南亞的極大興趣,正加緊努力推動與東南亞國家簽署自由貿易協定。從這點來看,中國在本世紀初啟動與東盟的自貿區談判非常有遠見,但必須意識到,其他國家也在加速跟進,而美國將是中國在該地區的最大經濟競爭對手。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