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污染嚴重 內蒙古烏梁素海20年內恐將消失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8-06 10:49:28  


 
  農田退水成為主要污染源

  “烏梁素海造成今天這麼大的污染,大部分還是農田退水這個面源污染造成的。”內蒙古烏梁素海濕地自然保護管理局局長岳繼雄告訴記者,烏梁素海從形成以來就是河套退水匯集的地方。

  岳繼雄說,近20年來,河套灌區每年農藥的使用量可以達到1500噸左右,化肥的用量可能超過55萬噸。據農業部門測定,可能只有30%的化肥和農藥被作物吸收利用了。其餘的部分,隨著灌溉水的淋洗,一部分滲入地下,另一部分隨著水利工程都排到烏梁素海。

  匯集在烏梁素海中的河套退水,每年的蒸發量可以達到2000毫升,水分蒸發後,原來水中所含有的礦物質、農藥和化肥的殘留物等等,不斷地沉積、濃縮,加劇了烏梁素海的污染。此外,流域內排放的城鎮生活廢水及工業污水也是污染烏梁素海的重要原因。

  有數據顯示,2011年巴彥淖爾市排入烏梁素海5億噸水,其中,農田退水4 .6億 噸 ,約 占 總 入 湖 水 量 的91%,達到排放標準的生活廢水2860萬噸、工業污水1614萬噸。

  如此重要的生態屏障竟然成為廢水的排洩通道,難道這些污水沒有相應的收集和處理設施嗎?

  從事環保工作多年的巴彥淖爾市環保局總量科科長郭玉華說,2009年以前,巴彥淖爾市僅臨河區有一座污水處理廠,湖周邊的杭錦後旗、烏拉特後旗、五原縣3個城鎮的生活污水未經處理排入烏梁素海,一度嚴重污染湖水。2010年8月,巴彥淖爾市7個旗縣區全部建成城鎮污水處理廠,流域內92家重點排水企業全部配套了污水防治設施,污染情況開始好轉。但對於長期遭受污染的烏梁素海來說,想要恢復遭受污染之前的生態,並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實際上這6個污水處理廠都建得挺好,但是收水率小,因為城市的投資,管網收集率小,實際上咱們的污水處理廠屬於大馬拉小車。規模很大,但是收的水很小。”郭玉華說。

  “根據專家們預測,再不進行搶救性的保護或者治理,烏梁素海再經歷10年到20年可能就消失了,就不存在了。”楊蘭栓說。

  楊蘭栓所言並非言過其實,水草的蔓延瘋長,導致烏梁素海每年的沉積腐爛物要抬高湖底將近1厘米,現在的淤泥厚度已經將近40厘米厚了。據了解,新中國成立初期,烏梁素海面積1200平方公里,平均水深3米,庫容為12億立方米;如今面積僅有293平方公里,平均水深0 .7米,庫容僅為3億立方米。目前,大型水生植物面積已占滿烏梁素海面積的72%,湖底正在以每年6-9毫米的速度抬高。

  “將來水位變淺了,慢慢可能就要變成一片沼澤,那麼沼澤化的後期就是荒漠化,也就是產生了新的沙塵源頭。”楊蘭栓無奈地說。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