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青年報:帶著受害者心態看奧運會很累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8-07 09:50:41  


 
  這種彌漫於中國網絡中的受害者心態,源於一些國民心態的不成熟。

  首先是對奧運缺乏平和的理解。不得不說,冷戰時那種“體育是和平年代的戰爭”的賽場對抗思維,在某些人心中根深蒂固。以戰爭而不是體育競技的思維來看待體育比賽,看奧運的心態自然就被扭曲了。戰爭的規則是勝者為王敗者為寇,是嚴格的敵我意識和鮮明的對立情緒——當把外在的世界看成是你死我活的敵人,而不是一場遊戲的競爭對手時,就很容易滋生出強烈的受害者心態。如果自身把金牌看得太重,將金牌視作參賽的一切,為了奪牌而不擇手段,為了求勝可以捨棄一切,自然也會以這樣的陰暗思維看待外在世界——一旦在賽場上遭遇失敗,就會將影響“我們”爭奪金牌的行為,將這種挫敗看成是一種“敵人對我方”蓄意的迫害和謀殺。

  然後是一種慣有的弱國心態在作怪。強者總會很自信,弱者的想像中,才會有一種受迫害的妄想。中國雖然已經崛起,成為國際舞台上舉足輕重的力量,但一些人似乎還跪著,未能擺脫那種小國胸懷和弱國心態。近代史上落後挨打的屈辱經歷,讓有些國人一直不能理性平和地看待西方世界,要麼表現得過於自卑,總覺得低人一等抬不起來頭來,要麼就是盲目自大和過於自尊,帶著強烈的仇外、排外情緒——受害者心態,就是這兩種情緒的複合物。不僅對待奧運,這些人習慣以這種受害心態看待中國與外在世界的任何交往。

  此次奧運會在倫敦舉行,一些狹隘的民族主義者自一開始就帶著一種“我們將不可避免地受到西方世界迫害”的敵意,來看待倫敦奧運。懷著這樣的受害者情緒觀看奧運,不僅盲目排外,還把一切批評國內選手不守規則的行為看成是不愛國。他們帶著狂熱的悲情反問:外國人這麼對我們,我們為什麼還批評自己的隊員?敵我界限分明,這種盲目的護短情緒非常可怕。

  必須正視的是,即使倫敦奧運上個別人對中國選手有所挑剔,也是無法避免的,這就是體育。中國要習慣在世界挑剔的目光下成長,這是成為一個真正的世界大國所必須經歷的成長煩惱。狹隘的民族主義者帶著那種憤怒的受害者情緒看奧運,在對立的想像中向“外在世界的敵人”開戰,傷害的只能是自己。

  北京奧運,考驗中國人的是如何做一個東道主,而北京奧運之後,倫敦奧運,考驗著中國人如何做一個心態平和、心理健康的觀眾。體育不是戰爭,西方世界不是敵人,愛國不是護短,批評不是賣國,成熟的大國國民,應該明白這些基本常識。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專題: 第30屆(倫敦)奧運會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