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美兩隊在倫頓奧運會的獎牌幫上交替領先,如同看一場好萊塢大片,總有一種對抗性的懸念,只不過不同的觀眾,希望是不一樣的。海憤是加拿大華人,自然毫無保留地希望中國隊位居榜首,但對村中的美國華人朋友,大概只有希望平局了,哈哈。
1、從前對中國的金牌戰略是持否定態度的,覺得勞民傷財、華而不實,三年前剛觸網時還在論壇裡為此挑起過辯論。不過見識了2012年溫哥華冬奧會和現在的倫敦奧運會,兩東道國民眾因自家隊伍奪金而掀起的奧運會熱潮及愛國主義情緒,我不得不承認:金牌人人愛,是一個國家最好的廣告。
2、中美金牌爭霸,成為近幾屆奧運會的一大看點,也相應提高了中國體育運動在世界的地位。記得2004年悉尼時,加拿大的電視轉播裡很少看到中國運動員的比賽,現在幾乎每個中國隊員奪冠的鏡頭都有播放,今天更有林丹狂奔、脫衣、披旗、行軍禮的鏡頭,這在以往是不可想象的。解說員在評論中國運動員時,也開始不吝嗇贊譽之詞了。
奧運會剛開始的幾天,有部分西方媒體憑慣性想抹黑中國,公開炒作興奮劑的話題。結果國際奧委會的官員公開為中國運動員高調辟謠,這既有事實擺在那裡的客觀因素,也有奧委會需要中國隊的因素:如果沒有中國人和美國人演對手戲,一騎絕塵的金牌榜將是非常無趣的。奧委會真正關心的,還是全球觀眾的關注程度,這樣奧運會才能越辦越賺錢。
3、有人愛滴咕金牌戰略、舉國體制,言下之意中國運動員靠官辦得金牌,勝之不武。可是,在當今的奧運項目中,業餘選手又有多大的生存空間呢?歐美國家的選手表面上是公司和私人贊助,但那也是錢呀!而這些私人贊助還會得到政府的稅收優惠。奪冠的運動員可以從廣告商業活動中賺取豐厚的收入,表面上是市場經濟,但實質依然是社會財富流入體育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