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武漢盡顯中國內陸城市機遇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8-10 14:45:21  


2007年末,武漢城市圈被批准為全國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成為十七大後新的改革試點區。
  中評社香港8月10日電/美國國家公共廣播電台網8月7日載文《武漢在哪裡?中國內陸城市盡顯發展機遇》,摘要如下:

  如今已有超過半數的中國人生活在城市地區。但眾所周知的京滬等大都市,只是中國城市化故事中的一小部分。該國有160多個人口達到或超過百萬的城市,而世界上大多數人卻對他們知之甚少或一無所知。 

  人口超過紐約的武漢就是其中之一。如今,像武漢這樣的城市已成為中國增長最快和進行重大經濟活動的地區。當地官員預測,武漢的經濟正以每年約12.5%的速度增長,其GDP在未來5年內將翻番。 

  從廉價土地和低成本勞動力到對基礎設施的巨大需求,推動增長的因素多種多樣。只要想想曼哈頓或芝加哥沒有地鐵的情形,武漢的需求就會躍然紙上。最近,正在盡快開通首條地鐵線的武漢就像一個開放的大工地。許多市民已迫不及待。“發達城市都有地鐵系統”,29歲的姜偉(音)說,“武漢需要躋身國際大都市行列。” 

  多年前,大多數中國農村人都繞過武漢等內陸城市前往東部沿海打工。如今此類城市已成為吸引農民工的磁場。在某輕軌站兜售椰棗和堅果的新疆人阿蔔杜拉表示,與曾工作過的廣東相比他更喜歡武漢,因為競爭更少,顧客卻很多,“武漢人很有錢,這裡的生意很好。” 

  前來武漢的並非只有打工族,外商亦不例外。9年前從夏威夷來到武漢的中國美國商會華中分會負責人詹妮.克倫姆表示,落戶武漢的美國公司包括康明斯、通用電氣和天合汽車等。法國標致雪鐵龍在這裡有兩家工廠,輝瑞制藥已設立研發中心。東部沿海已不再是廉價樂土,試圖降低成本的公司越來越寄希望於內地。“人才池和相對較低的工資及租金是決定性因素”,全球物流集團瑞士泛亞班拿武漢中心負責人彼特.羅雷爾說,“武漢有60多所大學和百萬學生。經營成本約為上海的1/3。”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