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溫州炒房團全軍覆沒 八成炒房者資不抵債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8-13 09:59:15  


  中評社北京8月13日電/“賣還是不賣?我現在騎虎難下,賣掉虧損更大,不賣血流不止。”望著這排華麗的房屋,有著七八年炒房經歷的張鳴,在兩年時間裡有如從天堂墜入地獄。

  在這輪被稱為“史上最嚴厲”的房地產調控中,張鳴如今不但血本無歸,甚至還要欠上一屁股的債務。

  中國廣播網報道,在周邊朋友中,張鳴還算不錯,至少還能撐著。他的幾個炒房朋友,幾千萬資產一夜之間被銀行、債權人瓜分,如今身無分文,有些不得不“跑路”。

  多位溫州炒房者、房產人士近日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認為,之前十多年叱咤全國市場的“溫州炒房團”,在本輪房地產調控中有可能全軍覆沒。

  以溫州為例,新建商品房比最高價時已下跌百分之三四十,再加上過高比例融資的財務成本,溫州炒房者即便現在把房子賣出去,也已經資不抵債。

  八成炒房者資不抵債

  2010年4月,張鳴以單價8.1萬多元/平方米,總價近3800萬元,一次性付款方式,預訂了溫州某樓盤一個建築面積達400多平方米的1~4層排屋,並付了500萬元購房定金。

  2010年下半年,“限購令”等政策出台,但溫州房地產依然狂熱,並於11月底出現樓面價高達3.7萬元/平方米的全國地王。

  其間,張鳴預感政策極大轉向,立即向開發商提出退房,並希望退回500萬元的購房定金,但並未得到開發商允許。由於未一次性付清購房款,開發商把張鳴告到法院。經法院調解,開發商願降價近700萬出售給張鳴。在擇選中,張鳴以3100多萬元買下這排屋。

  “這3100萬全部來自周邊親戚朋友。”張鳴說,親戚朋友多以房產、企業等作抵押從銀行融資而來,也有從民間融資而來,“他們給我月息一兩分,賺取一點利率差價。”

  房地產宏觀調控,以及去年溫州發生的民間借貸危機,使得溫州房價大幅下滑。據溫州多位中介人士反映,目前溫州新房價格比2010年下半年房價最高位時,大幅下降了百分之三四十,有的甚至已對折。張鳴該排屋價格,也下降了三成以上。

  張鳴該排屋為期房,三證不齊,且為3個產權組合,再加上市場成交萎靡,2000萬都難以成交。張鳴說,就算2000萬元賣掉,也完全不夠“連本帶息”4000萬的購房成本。“我現在不想賣房,賣掉也抵不上債務,反而大家湧過來要我還債,不賣還有個房子。”“如果當時500萬定金不要了,我也就虧個500萬元,最起碼比現在虧損2000萬元要好很多。”

  張鳴說,他們所用的炒房資金,70%來自銀行或社會融資,現在下跌百分之三四十,再加上融資利息成本百分之一二十,即便現在把房子賣掉,還有百分之一二十的資金缺口。

  “虧的多,賺的少。現在,80%的人(炒房者)還套在裡面,資產被掏空且已經資不抵債,只有兩成溫州炒房者全身而退。”溫州資深炒房者陳先生認為,融資比重過大,財務成本很高,儘管之前房價翻番,但炒房者在頻繁交易中,所得利潤比較有限。

  一旦套牢,房價下跌三四成,再加上利息等財務成本,炒房者大多資不抵債。2010年,陳先生賣掉除杭州、溫州共兩套自住外的所有房產,帶上孩子、老婆移居杭州。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