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京報:八一五不是日本政客耍小聰明的日子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8-14 09:09:05  


  中評社北京8月14日電/一國政府要想獲得國際社會的尊重和信任,就應當以誠為根、以信為本。如果任憑內閣成員不斷挑戰政治道德底線,還有何信譽可言?

  8月15日是中日關係中一個特殊敏感的日子,也是一個需要格外提高警惕的日子。

  人民日報刊登評論文章稱,1945年8月15日,發動野蠻侵略戰爭、給中國等亞洲國家帶來深重災難的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是深刻反省不光彩歷史,還是在亞洲人民的傷口上撒鹽,這本應是一個早已解決了的問題。令人不安的是,一些日本政客仍執迷於錯誤歷史觀,在大是大非問題上耍小聰明。

  人們注意到,日本首相野田佳彥10日表示,他本人和內閣成員會遵守不正式參拜靖國神社的方針。然而,就在同一天,日本國土交通大臣羽田雄一郎揚言準備以個人身份在8月15日參拜靖國神社。國家公安委員會委員長鬆原仁也暗示可能參拜靖國神社。

  靖國神社供奉有包括東條英機在內的14名第二次世界大戰甲級戰犯的牌位,分明是給戰爭罪犯鳴冤招魂的場所。參拜靖國神社意味著什麼?明目張膽歪曲歷史、踐踏公理,有什麼“正式”與“不正式”之分嗎?“個人身份”這種騙人鬼話有誰會相信?

  文章表示,一國政府要想獲得國際社會的尊重和信任,就應當以誠為根、以信為本。如果任憑內閣成員不斷挑戰政治道德底線,還有何信譽可言?

  日本政府在參拜靖國神社問題上“管束”自己閣員的理由首先是“國際關係”,說得更直接一些,就是擔心這一行為會影響與中國、韓國等亞洲國家的關係,但這一理由恰恰暴露出了一些日本政客執意參拜的原因。在這些政客看來,日本政府此舉是受外交關係所迫,不過是外部壓力所致,並不涉及歷史觀,因此也沒有一條不可逾越的政治道德底線。

  文章稱,參拜靖國神社問題不僅是一個“國際關係”問題,更是國際政治問題,國際道義問題,直接關乎亞洲和平穩定的問題。如果一個國家失去了基本道義準則,怎麼可能與鄰國和諧相處?怎麼可能為地區發展穩定注入正能量?

  “8.15”不是日本政客耍小聰明的日子。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