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新華社:日本放人是明智之舉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8-17 17:52:18  


  中評社北京8月17日電/新華社文章指出,日本17日明智地決定放還抓扣的14名保釣人士。普天下炎黃子孫都為這些保釣人士的平安牽腸掛肚,因為他們的行動體現了中國人民捍衛固有領土主權的萬眾一心與眾志成城。

  風不止則樹難靜。日本政府一日不叫停“購島”鬧劇,釣魚島風波就一日難以平息。在釣魚島問題上,日本政府亟需三思而後行,看清被右翼勢力裹挾的危險,放棄將釣魚島“國有化”,並切實阻止東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等極右翼政客繼續上演“購島”鬧劇。

  三思,首先當思歷史觀。釣魚島自古屬於中國,只因大清王朝積貧積弱,在甲午戰爭中遭日本竊奪。從1895年至1945年,整整半個世紀,釣魚島成為日本侵華歷史的現場證人。第二次世界大戰以日本法西斯無條件投降告終,釣魚島回歸祖國懷抱,不料又因從來沒有得到中方承認的美國所謂“託管”,自上世紀70年代初期開始被日本實際控制,成為中國人心中至今流血的傷口。在中國人民看來,日本不承認釣魚島屬於中國,意味著它沒有真心承認當年侵略鄰國的不義和罪惡,有重走軍國主義和對外侵略道路的危險。

  第二,當思此次風波的緣起,直面製造事端的責任。本來,“購買”釣魚島,只是石原等極右翼政客為撈取個人資本而炮製的一出鬧劇,但日本政府不僅沒有從中日關係大局出發加以制止,反把釣魚島問題當成一張人氣政治牌,進而於7月底宣佈正式啟動釣魚島“國有化”程序,甚至聲稱考慮出動自衛隊解決中日釣魚島爭端。這一表態當即引起中國政府和人民的憤慨與警覺。

  針對野田的講話,美國《旗幟週刊》當即指出,日本政府有“向更好鬥的方向發展的趨勢”。有理性的日本媒體也為此感到憂慮。《朝日新聞》日前發表社論《危險的首相發言》,認為二戰以來日本防衛政策的基礎是堅持憲法第九條,即“永遠放棄以國權發動的戰爭、武力威脅或武力行使作為解決國際爭端的手段”,“野田的行事太過草率”,表態“也太過危險”。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