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8月19日電/新華網引述埃菲社報道,烏克蘭全國防輻射委員會委員奧列格.邦達連科15日表示,1986年發生歷史上最嚴重核事故的烏克蘭城市切爾諾貝利,目前已經適合人類居住。他表示,根據核輻射指數,人類在切爾諾貝利生活已基本不受影響。
邦達連科說,雖然法律禁止在核電站周圍30公里範圍內的隔離區中居住,但現在是時候考慮開放部分地區了。他在記者會上表示,南部地區的情況相對較好。
他認為,首先應當允許負責監測覆蓋受損的4號反應堆的“石棺”的人員居住在這一地區。他說:“說實話,現在已經有許多人在那裡生活和工作了,但都是偷偷地進行。實際情況和法律規定的情況出現了脫節,需要讓情況回歸正軌。”
邦達連科指出,未來還可以允許在這一地區開展經濟活動,如開發畜牧業或種植亞麻。最近,35名曾居住在這裡的居民致信烏克蘭總理阿扎羅夫,請求政府允許他們返回家園。他們在信中說,這一地區的輻射水平現在已經低於首都基輔,他們做好了重建城市和自己事業的準備。
邦達連科和其他專家都認為,隔離區內各區域的輻射水平是不同的,例如,切爾諾貝利與西北方的普裡皮亞季之間的區域距離核電站僅4公里,受災難影響最嚴重。但地方當局已經向外國遊客開放了這個被認為是地球上最不適合居住的地方之一。遊客在獲得通行證前必須簽署協議,免除政府對遊客健康所受任何損害的責任。
遊客在隔離區內停留時間不得超過6小時,其間不得吸煙、飲酒、離開規定線路或點燃篝火,當然也不許帶走任何東西,無論是廢鋼鐵、植物還是石頭。今年4月26日,烏克蘭政府在事故發生26周年之際開始建設新的“石棺”,將在100年內確保受損反應堆的核材料不外洩。目前,白俄羅斯、烏克蘭和俄羅斯仍有數以千計的居民生活在受到核輻射污染的近2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