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印度政府賤賣國有資產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8-19 09:56:36  


  中評社北京8月19日電/印度審計部門17日發布報告,曝光獲政府推薦的私營企業未經招標競爭就獲得國有煤礦、電力建設合同和機場開發經營權,獲取巨額暴利。

  損失或高達330億美元

  廣州日報報道,印度主計審計長公署發布3份報告,分別涉及煤礦、機場和電力。

  報告說,2004年7月以來,政府出售142處煤礦區塊。按照現行制度,獲得印度邦政府推薦的企業可以直接獲得這些煤礦,無需經過投標。

  審計署估算,這些買家獲利大約330億美元,“其中一部分利益本應歸入國庫”。報告沒有說明國家經濟損失的具體數目。今年早些時候洩露的報告草案顯示,國家可能損失多至2110億美元。

  一些私企2004年購買煤礦,卻直到2011年才投產。一些企業轉售煤礦,獲取高額利潤。

  報告認定,私營企業GMR集團為主的德里國際機場公司注入少量資金,就取得機場60年開發經營權,獲取巨額利潤。

  德里機場公司由GMR、印度機場管理局及一家德國和馬來西亞公司組成,2006年取得德里機場經營權,注資大約4.45億美元。機場土地市值大約為43億美元,預計60年間經營收入為300億美元。

  政府回應:報告“不足信”

  煤炭部長斯裡.普拉卡什.賈伊斯瓦爾質疑報告所提損失,原因是一些煤礦尚未勘探。“我們連這些煤礦能帶來多少收入都不清楚,怎麼估算損失?”

  總理辦公室官員納拉亞恩薩米認為,報告引用“不恰當證據,因而站不住腳”。

  政府方面辯解道,上述煤礦出售時,法律不允許拍賣。如果更改法規,將耗費數年,會導致煤炭供應短缺。

  印度電力供應中,火電超過半數。國有企業印度煤炭公司多年來難以滿足電煤需求,致使一些電廠停產或使用高價進口煤。印度政府希望私企參與煤炭開採能帶來資金和技術,增加產量。

  審計部門說,不經招標、由邦政府推薦煤礦買家的做法缺乏透明度和客觀性。2004年以來,政府一直稱,將採用拍賣形式,卻沒有付諸實施。煤炭部長賈伊斯瓦爾今年3月說,這一過程複雜,需要時間。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