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香港保釣委元老:不讓打砸日本商品的憤青登島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8-22 08:59:18  


  中評社北京8月22日電/1970年,未滿20歲的留澳香港學生柯華加入第一波中國保釣運動,他曾參加4次出海保釣行動。40多年過去了,現已六旬的柯華是組織15日成功登島的香港保釣行動委員會的元老及發言人。說到登島,他聲音激動,仍希望懷著壯士未老之心登上釣魚島宣示主權。

  據瀟湘晨報報道,這位中國民間保釣運動史的親歷者和記錄者,給保釣人士的定位僅僅是“屠狗輩”這看似粗俗的三個字。“像那些上街打砸日本商品的‘憤青’,絕不在我們出海人選的考慮範圍之內。”他說。

  一位老人的“保釣史” 

  1970年:在“火紅的年代”感染愛國風氣 

  1970年9月,美日兩國達成協議,美國將釣魚島的管治權交給日本。

  一時間,全球華人義憤填膺,抗議活動遍佈各地。大規模的保釣運動首先在美國紐約掀起,繼而傳到中國香港、中國台灣等地。轟動全世界的保釣熱潮也喚醒了大量海外華僑。

  當時的柯華在澳大利亞留學,念大學一年級。“我們把上個世紀60年代末70年代初稱做‘火紅的年代’,世界各地的社會運動如火如潮。我們這些關心社會、關心中國的海外留學生也感染了這種風氣。”在澳大利亞,柯華與在悉尼、墨爾本等地的保釣人士串聯去到首都堪培拉示威。

  1996年:日外相言論“引爆”釣魚島問題 

  1996年是“保釣爆發年”。這一年,日本右派組織“日本青年社”登上釣魚島立起燈塔,還放了幾十隻羊到島上以示主權。“結果羊把草都吃光了。”保釣人士紛紛抗議。志同道合的人就聚在了一起,包括柯華和現在的香港保釣行動委員會主席陳妙德,總共100多人。這樣,保釣委初現雛形。

  這一年8月28日,釣魚島問題再次激化。當時的日本外相池田行彥宣稱“釣魚島是日本固有領土”,引起了香港人的很大反感。一個月之後,9月26日,香港保釣人士陳毓祥很快租了一條船出海,打算上釣魚島宣示主權。“結果很可惜,他跳到水里游泳,不幸身亡。”柯華說。
  1996年10月:柯華的船離釣魚島僅20米 

  事故發生10天之後,保釣積極人士曾健成召集80名人員來到台灣,租用當地30多條漁船,與台灣的幾十名保釣人士一同出海前往釣魚島。柯華就在這其中的一條船上,這是他第一次參加出海行動。

  陳毓祥意外身亡一事,給了保釣人士們很大警醒。由於遭到日本船攔截,柯華所在的船離釣魚島岸邊僅20米。“當時我還年輕,而且是個游泳健將,跳下船游泳上去完全沒問題。”但最終他還是服從安排,安心待在船上。

  來自台灣的金介壽和香港的陳裕南成功登上釣魚島,拿出一面五星紅旗插到了島上,開啟了香港人登釣魚島的第一次。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