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餅充饑”?
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經濟研究所所長匡賢明接受本報採訪時提出質疑:加大投資力度,對地方政府來說,既是保增長的有效途徑,又是保收入的現實辦法,但實質性的問題是,能落地多少?錢從哪裡來?
廣發證券在經過測算後也認為,融資能力以及償債能力限制地方政府大規模投資。
廣發證券分析師陳果表示,2009年四萬億投資中政府財政直接投入資金相對有限,主要通過銀行信貸和地方政府融資平台籌資。當年有效社會融資總量約占2008年GDP18.8%。
“按照現有數據估計2012年社會融資總量比2011年淨增約1.0萬億-1.5萬億,大約相當於2011年名義GDP的3.6%,顯著低於2009年的刺激效應。”陳果認為。
“即使融資不是問題,根據我們的測算顯示,在樂觀財政收支假設下,貴州的3萬億刺激計劃將導致貴州的債務餘額兩年內新增9000億(1.8倍GDP);長沙的刺激計劃將導致長沙的債務餘額兩年內上升2500億左右(0.5倍GDP)。即使不考慮地方債務存量,這樣的債務增量也是不可思議的。”陳果表示。
基於此,廣發證券得出以下結論——“根據我們的分析和測算,地方政府雄心勃勃的大規模投資計劃首先受制於融資能力,即使融資問題得到突破,導致的地方債務問題也是驚人的,顯得極不現實。”
“因此我們建議市場上對政策抱有較高預期的投資者可以放棄對於地方版‘四萬億’投資使得經濟反彈的期待。”陳果表示。
“中央‘穩增長’的政策,到地方層面,往往演化為‘擴投資’的政策。越來越多的地方政府把穩增長等同於擴投資。”匡賢明接受本報採訪時表示,如果地方政府潛在的“重投資輕消費”、“重增長輕轉型”的傾向不盡快改變,不僅全國宏觀經濟穩定的目標難以實現,體制創新的目標也難以實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