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全國最大煙草博物館被指誘導青少年親近煙草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8-26 09:57:22  


  中評社北京8月26日電/大學生到煙草博物館參觀後,認為吸煙非常有害的比例從83.1%下降到49.2%。北京晨報報道,前天,新探健康發展研究中心邀請控煙專家聲討不講控煙的煙草博物館。與會專家認為,煙草博物館沒有客觀反映科學界對吸煙危害研究的深化,掩蓋煙草業是“健康危害型產業”的真相,只是一味宣揚煙草業促進經濟發展和增加國家稅收,對青年人的負面影響尤甚。

  問題:博物館充斥反控煙內容

  中國的煙草博物館以位於上海的“中國煙草博物館”規模最大,由全國煙草行業共同捐資數億元興建,總建築面積9617平方米。中國煙草博物館網站近日刊登一條新聞:《煙博館獲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先進單位殊榮》。這個屢獲殊榮的“煙草博物館”,究竟在向公眾展示什麼?

  控煙專家近日來到煙草博物館一探究竟,結果讓人震驚。控煙專家吳宜群說,首先是館裡的控煙信息很落伍,表述煙草危害採用的材料竟是1948年美國醫學協會雜誌報道,稱“從心理學角度看,煙草可以緩解精神緊張”,極力弱化煙草危害。而相比之下,煙草利稅圖表更新得最快。

  另一方面,博物館中利用名人、偉人吸煙的形象為煙草代言。魯迅吸煙的照片被頻繁使用在多家煙草博物館裡,圖說是“魯迅戰鬥的日子——與煙相伴”。而控煙專家表示,魯迅恰恰是在英年死於嚴重的肺病,而且魯迅曾經想要戒煙,這都是證明煙草之害,而在煙草博物館卻被包裝成煙草的益處。“這是一家不講控煙的煙草博物館。”控煙專家表示。

  調查:參觀後更多人認同煙草

  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的鄭頻頻教授邀請本科以上學歷的青年進行問卷調查和定性訪談,受調查者在參觀煙博館後,得出的結果已足以說明煙草博物館在反控煙上所起的作用。參與調查的青年中93%以前不吸煙,與參觀前比較,認為吸煙非常有害的人數明顯下降,認同煙草是一種“文化”及贊同“降焦可以減害”的人數明顯上升。同時認為,煙草業為國家經濟發展和稅收做出了重要貢獻,煙草業一直致力於公益事業。

  作為科普教育基地、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煙草博物館,還會接待大量中小學生,鄭頻頻教授說,大學生、博士生受到的影響尚且如此, 中小學生更容易被誤導,被煙草業籠絡,從拒絕煙草變為親近煙草。

  控煙專家建議,撤換一切同我國人大批准並在我國生效的《煙草控制框架公約》原則不相一致的布展內容,撤下名實背離的“科普教育基地”、“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等招牌。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