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海峽兩岸海上聯合搜救演練 30日成功舉行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8-30 16:56:27  


  中評社香港8月30日電/30日10時30分,“2012年海峽兩岸海上聯合搜救演練”在台灣海峽的廈門、金門海域舉行。這是自2010年以來,海峽兩岸海上搜救力量再次共同進行的大規模海陸空聯合搜救演練。

  新華社報道,本次演練的主題是“強化搜救合作、共建平安海峽、維護兩岸三通、共創兩岸雙贏”。海峽兩岸航運交流協會名譽理事長徐祖遠、中華搜救協會名譽理事長鄭樟雄共同擔任此次演練總指揮。海峽兩岸航運交流協會、中國海上搜救中心、中華搜救協會、廈門市政府、金門縣政府及海峽兩岸海上搜救相關部門共同執行此次聯合演練。演練觀禮台設在台灣大型海巡艦“台南”號上。

  演練模擬一架自台北飛往廈門的兩岸直航客機,飛行途中發生引擎故障,緊急迫降於台灣海峽的廈門、金門海域。飛機在迫降過程中擦撞1艘兩岸直航客輪,客輪起火,飛機機身撞擊海面激起涌浪造成附近兩艘作業漁船翻覆,數十人落水。事故發生後,兩岸搜救機構立即啟動應急預案,派出直升機前往救援傷勢嚴重人員,派出潛水員救助被扣在翻覆漁船內的遇險漁民,協調公務船舶、專業和社會搜救力量搜救其餘落水人員,過駁遇險飛機和客輪上人員。經全力救助,遇險人員全部被救起,客輪大火被撲滅、堵漏作業完成並恢復動力後被護送回港,迫降飛機被拖帶到安全水域。

  此次兩岸聯合演練首次以航空器遇險水上迫降為背景,演練內容更為豐富,囊括了航空器迫降海面人員逃生操演,兩岸遇險訊息通報及啟動應變機制,現場救援單位聯繫、通報及任務分配,航空器及船舶滅火,遇險人員搜救,落海失蹤人員搜尋,人員海上移交、檢傷分類及後送醫療,以及善後處置等8個項目。兩岸海上搜救單位共300多人參與演練,共動用兩岸搜救船舶14艘、救助直升機2架,模擬事故船舶4艘;另有演練現場警戒船舶4艘,其他工作船舶5艘、工作直升機1架。演練結束後,參加演練的海峽兩岸船舶和救助直升機集結編隊,通過主觀摩台接受檢閱。

  “此次演練旨在通過兩岸聯合,加強海峽兩岸相關搜救部門之間的溝通與協作,有效提升兩岸海上搜救力量實戰能力,建立更為完善的區域性互助搜救體系,同時檢驗在海、空難等複合災難情景下兩岸搜救部門現場指揮協調能力和聯合搜救成效,更好地為兩岸‘三通’提供海上應急救援保障,推動海峽兩岸海上人命搜救更高層次的合作,使兩岸客貨運直航更安全、更清潔、更便捷。”中國海上搜救中心有關人士表示。

  據統計,2012年上半年,兩岸海上客運總量完成84萬人次,同比增長約13.6%;貨運量、集裝箱運量分別完成2700萬噸、84萬標箱。其中,福建沿海與台灣地區海上客運直航安全運營7446航次,運送旅客82.2萬人次;貨運直航1032航次,運載貨物662.49萬噸;集裝箱直航1198航次,運輸集裝箱29.85萬標箱。海峽兩岸搜救部門海上直航安全保障工作成效顯著。2011年,在中國海上搜救中心的直接指揮下,僅福建省海上搜救中心就在台灣海峽海域組織實施海上搜救行動209次,成功救助遇險船舶193艘,成功救助遇險人員1973人,人命救助成功率96.81%。

  據悉,兩岸雙方初步商定,今後兩岸每兩年輪流主辦聯合搜救演練,演練之間的年度輪流主辦搜救學術研討會,將推動海峽兩岸海上搜救合作的常態化和制度化。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