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房地產成富豪流水線 房價沒有最高只有更高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9-04 09:58:09  


  中評社香港9月4日電/8月初,石景山區成為北京市第一個出台外地戶籍在京工作人員申請公租房標準的區縣。這一舉措打開外地人申請保障性住房的一扇窗戶。 

  據《中國經濟週刊》綜合報道,除了制度的不斷完善,保障房建設的規模也不斷在增加。截至2011年底,全國累計用實物方式解決了2650萬戶城鎮家庭、近1億人的住房困難,受益戶數達到11%。
 
  保障房制度與建設的發展只是中國房地產市場發展十年的成果之一。
 
  2002年至今,中國房地產市場的發展可謂波瀾壯闊。十年里,中國的房地產業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十年里,為了解決高房價問題,滿足民生需求,中國大規模建設保障型住宅。而這種轉變則是中國房地產市場發展的十年思變。
 
  讓1億人受惠的保障房
 
  8月的北京,傳來了好消息。外地戶籍在京務工者也可以申請保障性住房了。石景山區率先正式出台了外地人申請公租房細則,明確了準入標準、申請審核程式、配租標準等內容。保障對象為在石景山區行政區域內連續穩定工作5年以上,或經相關部門認定的專業人才,並符合北京市公共租賃住房標準的家庭。目前,石景山區各街道辦事處住保部門已正式受理外地人的公租房申請事宜。
 
  多層次的保障房住宅體系是中國房地產市場近十年來不斷發展的成績之一。住建部統計顯示,2008年至2011年間,我國累計開工建設城鎮保障性住房和棚戶區改造住房超過2300萬套,基本建成1200萬套以上,新增發放租賃補貼超過400萬戶。
 
  截至2011年底,全國累計用實物方式解決了2650萬戶城鎮低收入和中等偏下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難,實物住房保障受益戶數佔城鎮家庭總戶數的比例達到11%。如按三口之家計算,總共有近1億人通過不同形式的保障房解決了住房困難。
 
  2011年5月,陜西西安,54歲的申裕民、蘇爾麗夫婦搬進了泰和居保障房小區一套50平方米的廉租房里。老兩口在接受《人民日報》採訪時說,自從上世紀90年代夫妻倆雙雙從企業下崗後,生活一直很困難。搬進這套房子,每個月只要付幾十元租金,第一次讓他們覺得生活又有了盼頭。
 
  在中國,有為數眾多的居民根本無法依靠市場化手段解決居住問題。過百的房價增幅,讓剛剛踏入社會的年輕人無法實現自己的剛性需求,也讓年過半百逐漸失去勞動能力的人望房生畏。即將結婚生子的年輕人只能砸鍋賣鐵借幾代人的錢購買一套數十平米的房屋居住。民間的怨聲載道引起了決策層的注意。
 
  為了遏制高房價上漲的不合理趨勢以及滿足更多人的住房需求,中國開始了至今最為嚴厲的宏觀調控與保障房建設。
 
  2009年開始,中央不斷制定政策著手干預具有全國趨勢的高房價問題。在出台“國八條”、“新國八條”等政策後,諸如“限貸”“限購”手段有效遏制了全國房價高企的病態。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