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黃金大米試驗疑雲調查 中國學生成試驗品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9-05 09:20:35  


 
  疑問二:湖南是否進行過轉基因大米試驗?

  【調查】湖南省農業廳稱,2008年以來,湖南省從未進行過任何轉基因大米試驗

  根據該論文提到的內容,記者採訪了湖南省農業部門。湖南省農業廳轉基因辦公室相關工作人員表示,2008年以來,湖南省從未進行過任何轉基因大米試驗。

  湖南省疾控中心、衡南縣疾控中心有關負責人以及參與“維生素A在人體內轉化效率”實驗的胡餘明均向記者表示,從美方論文描述的時間、參與人數與內容來看,2008年在湖南省開展的相關實驗,只有衡南縣江口中心小學實施的這一個,別無其他。

  9月1日,湖南省衡陽市政府發表一份聲明稱,通過調查,在衡南縣江口中心小學進行的實驗不是轉基因試驗,而是“植物中類胡蘿蔔素在兒童體內轉化成為維生素A的效率研究”,且所有食品均在當地採購。

  疑問三:在湖南小學做的是什麼實驗?

  【調查】課題負責人與實驗小學表示,是國家自然基金研究項目,不是轉基因試驗

  為核實衡陽市政府發表的聲明內容,9月2日上午,記者趕到湖南省衡南縣江口鎮,採訪參與過2008年江口中心小學課題研究的有關人員。

  衡南縣疾控中心副主任伍劍橋是參與者之一。他告訴記者,該課題是中國疾控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於2008年委托湖南省疾控中心承擔的《植物中類胡蘿蔔素在兒童體內轉化成為維生素A的效率研究》的工作,系國家自然基金研究項目(課題編號為NO.30571574)。

  蔭士安在聲明中說,他本人是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植物中類胡蘿蔔素在兒童體內轉化成為維生素A的效率研究》課題負責人,該課題是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目的是獲得我國兒童膳食中胡蘿蔔素在體內有多少能夠轉化成維生素A的效率,最終獲得結果將作為估計我國兒童維生素A需要量、制定膳食維生素A推薦攝入量的重要基礎數據。

  疑問四:實驗所需食材來自哪裡?

  【調查】實驗方稱食材均在當地採購,負責烹飪的廚師稱未見過黃顔色大米

  湖南省疾控中心的胡餘明是該課題湖南方面的負責人。他說,參加實驗的學生被分成三組,統一安排在學校食堂進早餐和中餐,早餐為米粉,中餐則是一葷一素一湯。

  胡餘明告訴記者,除了蔬菜,學生們吃的內容完全相同。而這項課題的主要目標,就是通過讓學生們食用胡蘿蔔素含量不同的蔬菜,來測量維生素A在學生體內的吸收情況。

  伍劍橋說,課題所用食材來自兩個渠道:米、油、調味品由衡南縣疾控中心在衡陽市步步高超市採購;肉類、禽、蛋等生鮮食品由學校在江口鎮採購。他給記者看了當時的超市採購發票。

  參與大米採購的伍劍橋和校方幾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他們記得很清楚,給學生們吃的大米是湖南省金健米業的“桃花香米”,不是“黃金大米”。

  廚師及廚房工人均由學校負責聘請,廚房工作人員伍秋英告訴記者,當時做飯用的米是“桃花香米”,根本沒有見過黃顔色的大米。

  江口中心小學老師陳莉蘭的小孩當時讀三年級,因為不符合年齡要求,沒有參加實驗,但她還是讓小孩跟她一塊在學校食堂就餐,吃的飯菜跟學生們一樣。

  時任中心小學校長的賀仲秋告訴記者,因為中午就餐方便,學校老師都主動將子女帶到課題組一同就餐,“幾乎所有老師都讓小孩跟參加實驗的學生們一起吃飯”。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