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新媒:美國巧實力效果不佳 中日僅限於口水戰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9-06 10:09:11  


  中評社北京9月6日電/希拉里2009年1月上任國務卿,至今已訪百國之多,所到之處,善影射或公開指責中國。作為掌管外交政策制定和執行的國務卿總拿中國說事,代表美國當前對華的焦慮和誤判。焦慮來自於奧巴馬政府擔心中國在全球範圍內向美國的領導地位發起挑戰。希拉里在就任國務卿伊始提出要用“巧實力”,即在硬實力下降時,使用威脅、誘惑或補償、吸引和合作手段維繫其全球領導地位。國防部長帕內塔今年6月在新加坡提出“再平衡”。“巧實力”+“再平衡”構成近年美國亞太政策的主體。

  據環球網援引新加坡聯合早報報道,平衡誰?從近期看,目標顯然對准中國。用什麼手段來平衡?一是利用仍保持優勢的軍事力量,在中國周邊安營扎寨,在東南亞地區先後與菲律賓、新加坡、越南和泰國等國家達成使用軍事基地或設施的協定或意向;把先進武器裝備配置到中國家門口;增加與有關國家聯合軍演習頻率。二是利用亞太地區與中國舊有領土、島嶼、領海糾紛的國家牽制中國。釣魚島和南中國海相關島嶼矛盾突起均與美國用“巧實力”來“再平衡”中國有關。三是高舉美國價值觀,在中國周邊鼓吹民主、良政、人權,建立擁護美國的價值共同體,在價值觀上孤立中國。

  2012年,美國用“巧實力”“再平衡”的力度明顯加大,結果並不如期。表面看,由於美國插手,亞太已形成圍堵中國的大格局,然而,美國用“巧實力”“再平衡”的效果並未如美國所願。釣魚島爭端升級確牽扯中日政府精力,雙方打口水戰,召見外交官員,但僅此而已。中日雙方爭吵並沒影響兩國經貿往來。中國海關總署1至7月統計,中國對日本出口居美國和中國香港之後達863億美元,同比增長6.7%,7月中國從日本進口達162.4億美元,同比增長0.6%。4月以來,中日達成貨幣直接結算協定,受此影響的包括美國。據認為,實現中日貨幣直接結算後,美國每年將失去20至30億美元收益。端走美國飯碗,它當然要焦急和不安。

  美國是否擁有“硬實力”和“巧實力”平衡中國,卻成問題:第一,美國僅靠自身現有硬實力難以達成平衡,更多是說的多,做的少;第二,亞太地區還沒形成兩個對立陣營,讓美國可壓一邊打另一邊;第三,相關國家不可能響應美國號召去平衡大國,包括東盟國家,它們都採取二元外交,即經貿靠中國,安全靠美國;第四,經濟全球化日益加深,國際關係不可能為局部領土糾紛與矛盾所綁架。任何有頭腦的領導人都不會清談民主、人權、價值觀,而不考慮百姓民生;第五,實力增長讓任何想打中國主意的國家都要掂量其分量。同樣是島嶼爭端,日本對韓國召回大使,又中止高官互訪,但對俄羅斯並沒任何實質動作,這其中,國家實力是關鍵。

  唯一出路就是放下焦慮與不安,放下想與中國對抗的思維模式,和崛起中國溝通,各表自己關切,而不是處處用“巧實力”“再平衡”中國,把美國外交帶入歧途。美國有識之士已指出,中美直接對抗將是災難性的,不僅危及亞太,且會波及全球,這不是聳人說法,因為兩艘巨輪相撞,誰也不能保證哪一艘先沉。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