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面對天災,上海沒做好準備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9-10 11:24:23  


《自然災害》雜志將上海放在最易受洪水侵襲的城市榜首,圖為上海浦東陸家嘴金融貿易區全景。
  中評社香港9月10日電/英國《金融時報》9月7日載文《中外對話:上海沒做好準備》,摘要如下:

  除了暴雨,這個夏天還帶來許多新警示,提醒中國城市所面臨的威脅。世行報告將中國列為“最易遭遇氣候危險的國家之一”,呼籲中國採取緊急行動應對災害。一個英國和荷蘭科學家團隊的研究稱,上海是最可能遭遇嚴重洪災的九大全球性都市之一。

  這些意見絕非毫無理由。若亞洲開發銀行預測正確,再過十年多一點,世界37個巨型城市裡有21座將出現在亞洲。中國是這一趨勢的領軍者。隨著人口、財富日益集中,且集中在越來越容易受到氣候變化影響的地方,自然災害的可能性也在日益增加。中國東部沿海密集的城市帶已在與重大威脅鬥爭,根據亞行數據,亞洲40個最易受到沿海洪災的城市中,有一半在中國,未來海平面上升只會讓危險更大。隨著海洋表面溫度的升高,台風將更加肆虐。實際上中國已深受台風之害。

  由於各城市都在努力應對不斷加大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壓力,帶來挑戰的不僅是城市密度,還有中國城市化的速度。城市的應對做得越差,就越易受災害威脅。但反過來,做得越好,就會有更多人湧入。

  8月份,對於《自然災害》雜誌將上海放在最易受洪水侵襲的城市榜首(超過達卡和馬尼拉),上海市做出迅速回應。上海防汛辦表示此項結果“並不全面”,指出上海防潮堤的設計能力是可防200年一遇的高潮位。 

  但在專家看來,這正是中國未準備好承認上海在氣候變化重寫遊戲規則的情況下面臨巨大災難威脅的跡象。她說“很難想象”這裡不會發生卡特裡娜飓風那樣的大災害,因為上海和新奧爾良有很多共同點:除了不斷上升的海平面,兩個城市都坐落在台風通道和下沉的三角洲上。從1921年以來,上海沉降幅度超過1.8米。同時,岸上密集的化工廠和比比皆是的高層公寓社區(歸因於“靈活的”城市區劃法律和地方官員與開發商之間的“親密”關係),意味著“福島型”情況也有可能發生,“中國要想實現向人民展示真正安全穩定的發展……必須實事求是。對上海這樣的地方,不能再進行小修小補。如果災難發生,影響不僅是人道上的,還將是經濟和政治上的。”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