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文保專家駁斥湖南鳳凰建新城保護舊城說法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9-11 09:21:55  


  中評社北京9月11日電/一個擬投資55億元人民幣,完全模仿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鳳凰古城而建的新鎮“煙雨鳳凰”將於年內動工,以解決日益增加的遊客與鳳凰古城接待能力不足的矛盾。“建新城是保護舊城”,此消息一經報道引來一片質疑之聲。有文物保護專家在接受中國青年報記者採訪時,駁斥這種說法稱,新建或重建古城不是真正的保護古城。

  鳳凰古城始建於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2006年鳳凰古城被國家文化部列入申報世界文化遺產預備清單。8月31日,湖南鳳凰古城文化旅遊公司在其官方微博上發表聲明稱:“鳳凰古城面臨的最大的問題是淡旺季遊客數量嚴重不均造成的服務能力難以匹配。”有統計數據顯示,2011年鳳凰縣共接待遊客600.14萬人次,實現鳳凰古城旅遊收入44.31億元,門票收入1.55億元。

  該公司總經理彭耀根在接受中國青年報記者採訪時說:“現在鳳凰古城已擁擠不堪,環境容量到了極限,造成基礎設施跟不上,環境污染無法整治,環境成本極大等問題,反而不利於鳳凰古城的傳承保護與可持續發展。”“我們為了保護老城才建的新城。”彭耀根說。

  上述聲明強調,建設新城是“為了確保資源的永續利用,為了給核心保護區減壓、減負”。彭耀根也說:“不可能讓遊客不去,如果遊客沒有減少,為了保護鳳凰古城的自然環境和文化遺產就必須分流。不能從單純的歷史意義上的不可複制來看,如果這麼講,所有的新興建築都沒有一點必要了。”

  但文物保護專家不這麼認為。

  在清華大學建築歷史與文物建築保護研究所副教授劉暢看來,“保護”在文物保護的領域裡是一個界定非常明顯的專用術語,它是基於對文物本體的價值的認識,借助科技手段,進行綜合的、非常有針對性的行為,而其他諸如複制、新建等是無法列入保護的行列的。

  “文物保護大致分為預防性保護、搶救性保護、文物保護的檔案工作等幾類技術工作,”劉暢說,這些工作的初衷都是為了最大程度上評估文物的價值,在此基礎上使得文物的價值得到最好地延續和保存,這是對保護工作的界定。

  劉暢表示,文物保護和對經濟利益的追求是必然存在的矛盾,在國外的文物保護行業發展之初也存在這樣的問題。對古城、文物建築等的保護措施有很多種,任何一個文物建築環境都需要控制參觀人數,“這是必須的”。

  “國外一些歷史悠久的景點,是不賣門票的,”中國城市規劃學會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學會委員會委員、同濟大學城市規劃系教授張鬆也表示,為了保護景點環境,這些景區採用抽選、提前申請的方式控制客流,一般申請的周期比較長。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